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PS.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有所思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PS.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且长》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通过对客居他乡的游子因触景伤情而引发内心遐想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空虚孤独而无着落的苦闷与悲哀的情怀。 全诗借梦抒情,思维开阔,尤其是结尾,含蓄蕴藉,情含其中。
|
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作者】佚名 【朝代】汉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寒气至》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抒写的是寒冬长夜里深闺思妇的离愁别恨,表现其坚定不移的爱情。诗先写季节转换、外界风寒,用景物的凄清衬托女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再集中描写她夜不能寐,只好仰观星月,借以打发漫漫长夜的生活场景;然后用她极其珍视游子书信的情节,写出她对远方游子可悯可哀的感情;最后女主人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既表现了她真挚不变的感情,又展示了她自己可悲的遭遇。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诉衷曲的形式展示思妇心理,曲折婉转,意蕴深厚。
|
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作者】马援 【朝代】汉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PS.一句话总结就是: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敦敦教诲之言,拳拳心中之意,不求龙腾凤舞,但求中正安宁。 |
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作者】佚名 【朝代】汉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作的《昭明文选》。 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 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该诗化虚为实,通过描绘实境(艺术创造中的实境),使所要表达的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从中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来
PS. 鱼传尺素,驿寄陇梅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古人把书信放在鱼形的木盒,呼儿烹鲤鱼也是比喻拆信。不是真的让你去煮。 不然真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收到早臭了(笑)
|
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作者】佚名 【朝代】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凛凛岁云暮》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通过对寒冬深夜里梦境的描写,抒发了主人公因相思而坠入迷离恍惚中的惆怅心情。 全诗借梦抒情,情感深厚,质朴自然,毫无矫饰,层次分明,音韵和谐。
|
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作者】佚名 【朝代】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明月皎夜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前半部分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 后半部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平之情。 全诗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的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之中,情景交融。
石火光中争何事,蜗牛角上莫认真~
|
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 作者】佚名 【朝代】汉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冉冉孤生竹》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冉冉孤生竹》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考证。有人认为此诗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
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作者】佚名 【朝代】汉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
滑稽列传 滑稽列传
|
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作者】佚名 【朝代】汉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回车驾言迈》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这是一首通过对客观景物荣枯更替的描写,来抒发因人生短暂,所以人应“立身”宜早,应以“荣名”为宝的说理诗; 同时也是一首抒写仕宦虽有建树但又并不十分得意的士子对人生的感悟和自励自警的诗。 全诗共十二句,可分作两层。前六句为笫一层,写诗人由叙事写景引发出对人生的联想和感慨;后六句为第二层, 写诗人继续抒发自己对人生的议论和感慨。此诗情文并茂,富含哲理,其艺术风格质朴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但又不浅露,而是余味曲包,耐人寻味。
人生易老,岁月易晚,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
|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 【朝代】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
平陵东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 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
《平陵东》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乐府诗,传为翟义门客所作。 此诗通过官吏敲诈良民,使无辜百姓倾家荡产的描写,控诉了贪官暴吏劫夺民财残害百姓的恶行,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 反映了汉代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现实。全诗运用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造成脉络连贯而又层次分明的效果,使情感在反复渲染中步步加深。
|
海瑞上疏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户部云南主事海瑞为明世宗20余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深居西苑,只求长生不死之术,致使国事日益衰败,特买好棺材,诀别妻子,遣散僮仆,冒死上《治安疏》。 原文
大明江山传位至第12帝,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号称嘉靖皇帝。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大明王朝1566)有感于前面诗歌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的感慨,突然想起这句话十分熟悉。 细想发现来自一部十分喜欢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做个台词秀,怀念一下~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大明王朝1566)海瑞: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啊! 李时珍:你既决心上疏,舍身成仁,我挡不住你,谁也挡不住你。 海瑞:先生是赞成我上疏了? 李时珍:我可没说赞成,上奏疏如同开医方,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大明朝正然病入膏肓,不知道你这道疏是想医病医人还是想医国? 海瑞:国因人病,医病便是医人,医人才能医国。 李时珍:病根呢? 海瑞:视国如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
一部华夏之史,夏朝商朝便是只有君王没有百姓的天下。当时《诗经》有云:时日曷丧,吾与汝俱亡。可见民不聊生,天下百姓都有了与夏桀同归于尽的心。商革夏命,前数百年还能顾及天下苍生。到了纣王之时,简直视百姓如草芥,顷刻而亡。天生孔子,教仁者爱人。继生孟子,道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万古不变之至理。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躬行简约,君臣共治,以民为本。我华夏历史上,才第一次真正出现了清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唐太宗效之,与贤臣共治,又有了“贞观之治”。之后,多少次改朝换代,凡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独治,弃用贤臣,不顾民生,便衰世而亡。
到了大明朝,我太祖高皇帝出身贫寒,马上得天下,犹知百姓之苦。惩贪治恶,轻徭薄赋,有德惠于天下,但也就是从太祖高皇帝时,种下了恶果。当时居然将孟子牌位从孔庙搬出,这便是不认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至理(声调加重)。厉行一君独治,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就打,要杀便杀,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将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传至今日以历一十一帝,犹以当今皇上为甚(渐激动)!二十余年不上朝,名为玄修,按操独治,外用严党,内用宦奴,一意搜刮天下民财。有多少科甲出身的官员,有良知的拚了命去争,无良知的官员,干脆逢君之恶,顺谀皇上(声调提高)!皇室大贪,他们小贪,上下一心刮尽天下民财。可怜我大明百姓,苦上加苦,有多少死于苛政,有多少死于饥寒(渐低沉)?
这次去大兴,天子脚下,新年之时,饥寒而死的百姓倒满了大雪之中。地方官视若不见,近在咫尺的京官也不闻不问。内阁和户部不得已拨去了一些军粮,也是虚应用事,还一再叮嘱,千万不能让皇上知道,以免败了皇上乔迁的喜兴。皇城之下犹然如此,普天之下还有多少涂炭之生灵(声调提高)?!在大兴这几天,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救一人算一人。当着那些没有心肝的人,哭都没有地方去哭(叹息)。李先生一生治病救人,我们这些吃朝廷俸禄的人,却只能看着百姓在眼前,一个个死去(声音低沉)。
ps.明天再发一段海瑞上书的内容 |
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作者】佚名 【朝代】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作者】佚名 【朝代】汉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 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PS.看过一个评论,说:馨香盈怀袖这一句,让人想起“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另外,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这一句,让我想起我们高中毕业在学校一起种的凤凰树。
|
与君共勉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