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ps.这首诗竟然是白居易写的,也太童趣了吧............
池上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ps.这首诗竟然是白居易写的,也太童趣了吧............
|
三字经(节选)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
风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 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
古朗月行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出自《全唐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ps.开头前四句,你要说是李白写的,我是真的不信的~因为确实描述太童趣了太少儿了,直到读到后面,我才觉得这才是诗人的水平吧。
|
画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是宋代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 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 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 |
江南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这是汉乐府的歌谣,是一首采莲歌,反映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
九歌·礼魂九歌·礼魂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 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 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
最后一篇屈原的《九歌》了,共计11篇。终于结束了~
|
九歌·国殇其实昨天的九歌·山鬼篇已经是第九篇了,你们以为水完了?但九歌其实有11篇,挺合理的不是吗? 正如四大天王有五个人一样,非常的合理滴(笑)
版本一 九歌·国殇
版本二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分为两节,第一节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 第二节颂悼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诗篇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ps。本人其实不是很喜欢“殇”这个词,因为是这些年,感觉这个词被古风歌曲弄的烂大街了。 可谓“殇殇殇殇殇殇殇,古风歌词哪句不带殇” 另外还有古风高频词“红颜”,"千年",“天下”。
|
九歌·山鬼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山鬼》是《楚辞·九歌》篇名。关于山鬼的身份,中国民间有多种传说,女神,精怪,山神等。为祭祀山神之歌,所描写神姿态和衣饰,系一女性。内容多表现离忧哀怨之情。 《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如《湘君》《湘夫人》《云中君》等,本文也是如此。“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
|
九歌·河伯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九歌·河伯》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 大约是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以主祀黄河河神为题,假借一次九河的神游之旅, 象征表现出深深的故国之思最终战胜“远逝以自疏”的去国之念的矛盾心态,表现出诗人的爱国的情怀。
|
九歌·东君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 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 夜晈晈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 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 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 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 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 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 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 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 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 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 杳冥冥兮以东行。
《九歌·东君》是屈原的组诗《九歌》中的一篇楚辞,祭祀对象是东君,也就是太阳神。诗歌各章歌辞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 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很好的表现了太阳神的特点。
|
九歌·少司命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组曲《九歌》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楚人祭祀少司命神的乐歌。少司命是掌管儿童生命之神(实际上就是生育之神) 。 这首诗和《九歌·大司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倾吐内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用对方眼中所见来刻画形象。 由对方的赞颂从旁表现的办法,既变换角度,又内外结合,互相映衬,诗中的每一段唱词,都是既写“他”,又写“我”,采取了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辞采华丽,又韵味深长。
诗太美,老是脑补到秦时明月的少司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