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商颂·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宋君祭祀商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
全诗一章,共二十二句,通篇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感情纯真,气势雄壮。
商颂·玄鸟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商颂·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宋君祭祀商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 全诗一章,共二十二句,通篇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感情纯真,气势雄壮。 |
九歌·云中君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 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云中君应为男性,是云中之神,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诗中对云的飘忽回环的形象给予了生动的描写。这首诗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 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ps.以前看西游记,只听说过 雷公 电母 风伯 雨师,没想到原来 云 也有仙班啊~ |
九歌·东皇太一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陈竽瑟兮浩倡;
《九歌·东皇太一》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九歌》的开首篇,是祭祀东皇太一的祭歌。 此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东皇太一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 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篇首以“穆将愉兮上皇”统摄全文, 篇末以“君欣欣兮乐康”做结,一呼一应,贯串着祭神时人们的精神活动,从而突出了主题。 全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场面隆重,气氛热烈。
|
国风·卫风·有狐国风·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抒写女子对流离在外的亲人的思念和关怀,情感细腻,反复咏叹,正见情意深节切。 以“狐”起兴,实是因有所见。 全诗一唱三叹,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反复强化,深入地表达担忧之情。狐狸走在水浅的地方,湿了腿脚,由此想到自己亲人还没有束紧衣裤的带子呢。 狐狸走在河的岸边,完全没有弄湿身上,她就想到亲人还没有成身的衣服呢。 随着视线所及,看到狐狸从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来,她就想到亲人该穿什么衣物,真可谓知冷知热。 从这个角度上说,此诗是贤妇人惦念远方亲人冷暖的佳作。
|
大雅·荡大雅·荡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彊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大雅·荡》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八章,每章八句,其主要内容为托周文王作以自儆并刺王室。 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其后各章都是以“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开头。 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该诗是召穆公直面劝谏周厉王的诗。 召穆公借古讽今,“颠沛之揭”就会“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警告周厉王接受殷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改弦更张。 全诗构思精巧,结撰奇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堪比出师表啊,一腔热血为社稷,但劝诫却没啥用..........
ps1.周厉王的下场是被百姓起义,逃到彘地,也最终在这里去世。 ps2.周厉王的太子就是逃到这个召穆公家里面躲藏,百姓知道后包围了召穆公家,最后召穆公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姬静,姬静最终免遭杀害。(不知道说啥好~)
|
国风·秦风·车邻《国风·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阪有漆,隰有栗。 阪有桑,隰有杨。
《秦风》是秦国地区的诗歌,共有十篇。秦封国时间晚,是周平王东迁以后。 因为秦人护送平王东迁洛阳,平王封秦为诸侯,秦襄公则是第一任秦君,地域大约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其地风俗“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经射猎为生”。 |
诗经——《二子乘舟》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本诗描写对二位同舟远行的人的忧虑,表达了对二子的安危的关怀。 不过是根据传统的一些解说和史书的记载。 |
九歌·大司命九歌·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九歌·大司命》是屈原的所做的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是组曲《九歌》中的一篇,是《九歌·少司命》的姊妹篇。大司命是先秦时代中国传说中的神,是掌管人的寿夭之神。 其中大司命的主巫的唱辞,既有他的自述,也有他对少司命的唱辞。通过这些唱辞,描绘出了大司命威严、神秘、忠于职守、 督察人的善恶、握有生杀大权的形象。 形神毕肖,准确的写出了大司命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或作者屈原对生与死、个人的生死命运与其善恶修为关系的认识及对大司命神的敬畏之情。 折疏麻兮瑶华之后则是少司命的唱词,大司命与少司命的形象在篇中形成了富有意味的对照。主死 的大司命威严、神秘、令人敬畏;主生的少司命亲切、爱人、令人爱戴。
|
九歌·湘夫人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 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ps.如果把这两首祭神曲联系起来看,那么这首《湘夫人》所写的情事,正发生在湘夫人久等湘君不至而北出湘浦、转道洞庭之时。 因此当晚到的湘君抵达约会地北渚时,自然难以见到他的心上人了。作品即由此落笔,与《湘君》的情节紧密配合。
所以约会别迟到(笑~)
|
九歌·湘君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此诗是祭湘君的诗歌,以湘夫人的语气写出,写她久盼湘君不来而产生的思念和怨伤之情。 全诗可分四段,第一段写湘夫人乘着小船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吹起了哀怨的排箫;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 第三段主要是写湘夫人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 第四段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她最终还是没有见到湘君。
ps.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