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界一直有着“坠机理论”的说法,即企业需要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一套完善制度,避免因企业的领导突然“坠机”,从而导致企业“坠机”。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工作深度

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
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沟通的位差效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他们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平行交流是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交流。为试验平等交流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可行性,他们试着在整个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平等沟通的机制。结果发现,与建立这种机制前相比,在企业内建立平等的沟通渠道,可以大大增加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价值观、道德观、经营哲学等方面很快地达成一致;可以使上下级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形成较为对称的流动,业务流、信息流、制度流也更为通畅,信息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情况也会大大减少。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 |
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同时淘汰老产品 要保持领先,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
|
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思虑太多,会阻碍迅速做出决策。“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不能拖拖拉拉,迟滞决策。因为一个再正确的决策,如果做迟了,也会是错误的。” |
认识到问题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谁都会遇到难题,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瞬间万变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但是,成功并不是没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难题,不管你要怎样解决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难题的关键在哪里。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来具体实行了。 英国的麦克斯亚郡曾有一个妇女向法院控告,说她丈夫迷恋足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不能容忍的地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夫妻关系。她要求生产足球的厂商--宇宙足球厂赔偿她精神损失费10万英镑。在我们看来,这一指控毫无道理。但在结果宣判之前,种种迹象表明,这位妇女的要求得到了大多数陪审团成员的支持。想到马上就要支付巨额的赔偿费,宇宙足球厂的老板很是忧虑。 这时,宇宙足球厂的公关顾问认为,对公司来说,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位妇女的控告让公司损失了大笔的钱,要是能通过这次控告重新赚回损失的钱,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于是,他向公司建议:与其在法庭上与陪审团进行无谓的陈述,还不如利用这一离谱的案例,为公司大造声势,向人们证明宇宙厂生产的足球魅力之大。于是,他们与各媒体进行了沟通,让他们对这场官司进行大肆渲染。果然,这场官司经传媒的不断轰炸后,宇宙足球厂名声大振,产品销量一下子就翻了四倍。与损失10万英镑比起来,宇宙足球厂算是因小祸而得了大福。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所以,遇到问题后首要的就是要分析问题,只有这样,在解决起问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
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 人会期待别人对自己好印象,就会认真的表现良好行为;若期待别人会讨厌自己,就会随便表现。让人比成龙,自己就会像龙一样地表现,反之,被比成马,会像马一样地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比马龙”效应。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能面临挑战,甚至无事可干,那他必然会产生一种“怀才不遇”的挫折感,极有可能失去原有的一腔抱负和凌云壮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进而离开他最初的组织。因此,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给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以必要的压力,为他们提供成长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松下公司的“中级人才”观以及“让B级人做A级事”等都是高期望式激励。 |
“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在工作期间偷懒的问题 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第一个方法是: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实施后,收效甚微。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成效亦不显著。后来,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应而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迎,人不论距离远近,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同样,要解决员工在工作期间偷懒的问题,用监管和处罚的手段实际上也是很难奏效的,因为员工的工作成效主要还是要靠其用心努力。员工偷懒,是故意偷懒还是忙里偷闲?是员工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管理出了问题?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处理员工偷懒问题上,加强沟通很重要。须注意的是,让员工超时且拘束地工作,已是不合时宜的管理方法;给员工多点理解、关心和体谅,会有助于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
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 说的功夫有一半在听上。一问一答之间就可以受益无穷。在企业内部,倾听是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掌握“听”的艺术。 |
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
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 所谓“破窗效应”理论来自詹巴斗多年前进行的一项实验。在这项实验中,詹巴斗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他把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把顶棚打了个洞。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辆车摆了一星期仍完好无损。然后,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好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窗户的玻璃,而这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人们就可能受到这扇破窗户的暗示而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时间一长,这幢建筑物被打碎的玻璃会越来越多,最后变得破烂不堪。这表明;在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衍。就把人的这种心理命名为“破窗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