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精选】好的想法,怎样让人买单?
文 | 万维钢
来源 | 万维钢 · 精英日课
这一讲我们说上游思维七个解题思路中的最后一个,怎样让人买单。如果你在上游把隐患给消灭了,问题就不会再出现,那谁会认同你的功劳呢?谁愿意为没发生的事情买单呢?
上游思维要求高水平的社会合作。这一讲我们要说几个新的商业模式,它们体现了美国社会最新的进步。这些东西就算现在还不能直接搬到中国,也值得我们借鉴。
1.受益者买单
为上游行动买单最简单的办法是谁受益,谁出钱。但是想要说服一个人为自己的未来投资,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你要说大学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那没什么争议,人人都想上大学;但你要说应该戒烟,很多人就不在乎 —— 上大学这件事儿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而戒烟是不愉快的,更何况很多吸烟的人活得也很健康。人们不愿意为一个看似是带来了麻烦的上游动作花钱。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过去美国的医疗机构和养老院里,要给病人换一张病床、或者把病人从救护车上抬下来,这个动作都是医护人员使力气直接搬。你知道美国的肥胖率很高,有的病人体重好几百斤,医护人员长年累月这么干,就很容易导致自己后背受伤。这个伤算工伤,医院得赔偿。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后来有人发明了一套搬运病人的机械设备,能把医护人员解放出来。对工伤问题来说,这显然是上游思维。但是这个设备非常贵,而且用起来也不太方便,动作很慢,还有一套复杂流程需要学习。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采购。
后来还是推广开了。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项研究。有人研究证明,这个设备贵是贵,但是毕竟比让医护人员受伤了再赔偿便宜 —— 平均下来能让医疗机构省下 2/3 的钱。根据这个计算,购买一台设备,不到三年就能收回投资。
医疗机构一听有道理,逐渐地就有越来越多的单位购入这个设备。据美国 CDC 统计,从2003年到2009年,全美国医院因为医护人员后背受伤而赔偿的钱,整体减少了35%。
上游措施都是有不确定性的,没出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不用你这个措施是不是就真的能出事 —— 但是大规模统计还是能说明问题。只要你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东西确实能省钱,那别人还是愿意花钱的。
毕竟医疗机构是个理性的单位,能听得懂道理。它如果能受益,它愿意花钱。但是如果一个项目的最直接受益者不能自己买单,那怎么办呢?
2.怎样说服政府买单
我们专栏多次讲过,贫困家庭的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出生之前,就已经面临各种不利的因素。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健康,抽烟喝酒甚至吸毒的都有。好不容易平安出生,父母的养育方法又不对。
希思说有一个小男孩,每次一睡觉就高度紧张,根本睡不好 —— 为啥呢?因为他感觉自己只要一睡觉就会被妈妈打,而妈妈打他是因为他睡觉尿床……整个是恶性循环。
所以我听有人说,现在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就是做什么工作都需要证书,唯独为人父母,如此重要的工作,却不需要证书。什么人都能生孩子!
面对这样的社会,你该怎么办。
1970年代,有一个叫大卫·奥尔兹(David Olds)的人,开创了一个公益项目,叫“护士-家庭结对关系”(Nurse-Family Partnership,NFP),把专业医护人员和即将生育的贫困女性一一配对。从这个女性刚怀孕开始,医护人员就定期去她家里访问,一直到孩子长到两岁为止。
医护人员会告诉她,比如说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什么,小孩生下来之后要注意什么,小孩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哭闹了怎么办、怎样调配健康饮食、如何进行母乳喂养、什么时候断奶、断奶之后吃什么等等等,相当于给这些新手妈妈每人配备一个贴身教练。
NFP 项目在三个城市的试点都很成功,各种指标显著好转:怀孕妇女的吸烟率、婴儿死亡率、早产率、虐待儿童的比率都下降了。而且 NFP 对这些女性本身也有很好的影响,她们不会再因为虐待孩子而犯罪被抓,她们孩子带得好,生活方式更健康,工作也更舒心了。她们领取的食品券也减少了。她们掌握了科学的生育知识之后,能有意识地安排生小孩的节奏,比如说间隔18个月再生第二胎。
据测算,往 NFP 中每投入 1 美元,最后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能达到 6.5 美元。这可以说是上游思维的一个绝佳应用。
但是,要想推广这个项目,问题就来了。谁出钱呢?
让一个医护人员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定期访问一个贫困女性,这个事儿不能单纯靠爱心。NFP 最初都是靠富豪捐款运营的,平均在每个女性身上,要花费 1 万美元。
要把这个事业做大,光靠富豪可就不行了。
*
奥尔兹必须说服政府买单。其实这也是合理的,NFP 其实帮很多政府机构省了钱。新生儿不得病,医保系统省钱了;妇女不犯罪,司法系统省钱了;贫困家庭改善了生活状态,福利系统也省钱了。但问题在于,这些虽然都是政府机构,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可能有的归联邦政府管有的归州政府管,单纯论一个机构的受益并没有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没有先例。官僚机构都是比较保守的,不可能你一说它就支持,没有先例就不好操作。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不确定性,你说它管用,政府怎么才能相信呢?
2016年,各方终于找到一个解决办法。这个操作是这样的 ——
首先有个慈善机构给了三千万美元的赞助,使得 NFP 可以在南卡罗来纳州帮助三千个贫困女性。这些女性是政府系统随机选择的,相当于是一个大规模随机实验。
这三千个女性都要走完将近三年的周期,而且因为是分批接受帮助,整个实验总共要需要六年。然后南卡州政府会对这些受助女性进行评估。政府事先设定了各种指标,看看项目组的女性是不是真的那么好。
如果项目达标,证明确实能给州政府省钱的话,那么根据协议,州政府会接管这个项目,从此之后永久性地给本州受助女性买单。
3.新商业模式
你一旦把思路打开,会发现上游思维中有很多商机。希思总结,要开辟上游思维的商业模式,你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最费钱的那个状况是什么?
第二,谁最适合在上游解决这个状况?
第三,如何给他钱,让他愿意去解决这个状况?
比如医疗。美国人退休之后的医疗费用是政府买单 。其中最费钱的一个状况是有些慢性病人总去医院,等于是多数资源都花费在了少数人身上。如果这些人能有一个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自己多注意一点,其实他们不用动不动就往医院跑。
而最适合解决这个状况的人,其实不是大医院里那些专科医生,而是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生。这些医生只能看看小病,但是他们可以指导病人的生活。
希思说,现在有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医保机构跟社区医生签一个协议。
医保机构看看一个家庭医生的辖区之内有哪些病人,根据以往的大数据分析,能估算出来这些病人每年大概要去多少次医院,会花掉多少医保费用。那么现在医保机构跟家庭医生说,如果你能干预一下病人的生活,督促他们健康饮食、多锻炼,从而能让他们少去正规医院的话,我算算省下来多少钱,可以分一部分给你。
结果家庭医生立即就有了积极性。统计表明有了这个政策之后,他们在每个病人身上花的时间更多了,他们主动延长了自己开门接诊的时间,他们会给病人提供各种针对性的建议。
有些医院系统有自己的医保计划,患者只要参加了保险,一切费用都在内部解决。有个像这样的医院干脆就直接给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食品。指定一个商店,患者在这个商店拿到的都是健康食品……因为医院知道这些食品花不了多少钱,而糖尿病恶化了再治疗很费钱。
*
所以上游思维是一个商机。美国很多人住的都是独立的房子,需要自己管理空调和供暖之类的系统。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弄,往往是等锅炉烧了、空调坏了才想起来找人修,一修就会花掉很多钱。
而定期做维护,其实花不了多少钱。那怎么办呢?现在就公司推出了“订阅”服务,按月收费,你家所有这些设备都归它管,既省心又省钱。
特别是在物联网时代,维护的费用会进一步降低。这样的服务可能是个很好的商业模式。
***
希思说的都挺轻松,我们可能会有几个感慨。把上游思维变成新商机,需要这个社会满足一些条件。
一个是人们得认可科学方法。要证明你的上游思维让一件事“没有发生”,你只能跟那些没采取这个行动的案例对比。随机实验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人们首先得能接受随机实验才行。
一个是你需要全面的数据。如果医疗机构不能精确判断原本要在这些病人身上花多少钱,它就更不可能知道省下了多少钱。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个人、政府、商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各方得有一个互信机制。要说服富豪愿意投这笔钱,政府得让人相信,如果实验证明可行,将来一定会接管项目才行。政府的承诺、医生的服务、社会组织的运营、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所有这些都必须可信,这样的项目才能做起来。
而一旦做起来,上游思维就能让各方共赢。互信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社会资本。
希思这本书里说的很多案例都发生在最近几年,我听着都觉得很新鲜。所以别看美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社会现在仍然在进步。它越来越不是一个匿名的市场经济,不是说一锤子买卖之后大家就两不相欠。很多非营利组织在做长期的公益项目,而政府也乐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谁有个什么大主意,只要你能说服别人跟你干,只要你能找到钱,你就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改变社会。这样的系统能快速演化。
咱们中国的做法未必相同,也许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是也在快速演化。深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划重点
把“上游思维”做成新的商机,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人们得认可科学方法。
2.需要全面的数据。
3.个人、政府、商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各方得有一个互信机制。
-- END --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