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LONG
  • 主页
  • 个人档案 ▼
  • 社区 ▼
  • 应用程序 ▼
  • 统计
  • 审核
首页
  • ▼
  • 登录
  • 共享
  • ?
  • IBMIBM

社区

此社区可以具有来自贵组织以外的成员。 宣传社区

  • 登录以进行参与
0d5a4565-f6ce-42a1-ac3b-cdfaaad6889f Blog

▼ 标签

 

▼ 类似的条目

Re: 【职场精选】好的人生,都是慢慢“...

博客: 环保管理部
马万燕 ec354440-b761-1036-8d3c-ef16cba5f6da
更新时间
共有 0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0
无评论评论 0

【职场精选】好的人生,都是慢慢“熬”出来...

博客: 宣传社区
KM Admin 4b0b5240-2731-1037-9513-91eec91f24f4 kmadmin@kinlong.cn
更新时间
共有 7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7
评论评论 11

Re: 【职场成长】如何成为一个“扎实”...

博客: 环保管理部
刘洋 1ed8f6c0-f3ab-1039-9dec-ab4bc38c0954
更新时间
共有 44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44
评论评论 1

【职场成长】如何成为一个“扎实”的顶尖高...

博客: 宣传社区
KM Admin 4b0b5240-2731-1037-9513-91eec91f24f4 kmadmin@kinlong.cn
更新时间
共有 94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94
评论评论 54

Re: 【职场成长】登上你的山顶

博客: 环保管理部
刘洋 1ed8f6c0-f3ab-1039-9dec-ab4bc38c0954
更新时间
共有 65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65
评论评论 4

▼ 归档

  • 2023年9月
  • 2023年7月
  • 2023年6月
  • 2022年11月
  • 2022年9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7月
  • 2022年6月
  • 2022年5月
  • 2022年4月
  • 2022年3月
  • 2022年1月
  • 2021年12月
  • 2021年11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9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7月
  • 2021年6月
  • 2021年4月
  • 2021年3月
  • 2021年2月
  • 2021年1月
  • 2020年12月
  • 2020年11月
  • 2020年10月
  • 2020年9月
  • 2020年8月
  • 2020年7月
  • 2020年6月
  • 2020年5月
  • 2020年4月
  • 2020年3月
  • 2020年2月
  • 2019年12月
  • 2019年11月
  • 2019年10月
  • 2019年9月
  • 2019年8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6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4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2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12月
  • 2018年11月
  • 2018年10月
  • 2018年9月
  • 2018年8月
  • 2018年6月
  • 2017年12月
  • 2017年4月

▼ 链接

  • 在线图片编辑器

▼ 博客作者

宣传社区

查看所有条目
单击此按钮可以刷新整个页面。 用户可以转至“条目列表”区域查看新内容。) 条目列表

【职场成长】从小格局走向大格局,人生会有什么变化?

KM Admin 4b0b5240-2731-1037-9513-91eec91f24f4 kmadmin@kinlong.cn | | 标签:  职场思维 职场成长 职场干货 ‎ | 90 条评论 ‎ | 560 次访问
 
 

从小格局走向大格局,人生会有什么变化?

 

 

文 | 栩先生

 

今天这篇文章,选自我的新书《成为极少数》。

 

一般来说,新书上市,作者可能会选择其中的两三篇文章公开发布,以飨读者。

 

不过,我之所以刊发本文,还有另一个考虑:

 

2018年,我发表了《如果格局决定了人生,那到底什么决定了格局》,这篇全网千万阅读的文章,到现在正好一年半时间。

 

这一年半里,不断有读者留言,希望我能继续往深处谈谈“格局”这个话题。而本文,正是这个话题的继续,也代表了目前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度。

 

本文和当时那篇文章联系紧密,需要结合起来读,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所以,本文更适合做公开发表。

 

而如我之前所言,新书中1/3的内容,从未公开发布。这其中谈到的更多是新话题,就暂且还是留在书中吧。

 

原文七八千字,为便于微信阅读,略有删减,相信能帮助你对“格局”有更深的思考。

 

 

1

大格局对小格局

是一种“降维打击”

 
第一次读刘慈欣的《三体》的人,如果看完三部曲,最震撼的估计不是外星人的存在,也不是人类如何绝地反击。
 
而是人类费尽力气挣扎,结果却被一张“小纸片”将整个太阳系二维化了。
 
这就是“降维打击”。
 
在宇宙中,遭遇降维打击的一方不仅毫无还手之力,对打击什么时候到来、以什么形式进行无法预测,甚至当打击真正到来时,一开始都无法理解这种打击意味着什么。
 
降维打击,用残酷的方式展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更符合光年尺度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差距:
 
处于高维度的文明,对付低维度的文明,就像人类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描淡写。
 
即使在一个星球上,不同物种之间的行为都难以理解,何况是在宇宙中。
 
真实的宇宙是不是这样的文明场景?我们无从得知,但刘慈欣的这部小说里的这个点子,在现实里却得到了很多实际的印证。
 
比如在商业上,让康师傅销量下降的,不是另一家方便面品牌,而是外卖;
 
腾讯要对付一家很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根本不用费尽心力地去竞争,而是直接出钱收购,如果它拒绝被收购,就出钱收购它的竞争对手。
 
在学习上,小学里很难的奥数题,放到中学,就可能变成非常简单的函数题;
 
中学阶段非常难的几何题,用高等数学里的那些数学工具,可以很简单就解出来。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一个大学教授做高中数学题,忘了非常重要的公式,于是他重新用大学里的理论推导出了那个公式。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也一样。
 
当你的眼界、思维、经验以及信息、人脉等都和别人拉开非常大的差距的时候,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问题,你们处理的方式以及最后的结果,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来讲“格局”的原因。
 
之前说过,格局就是上面说的那些眼界、思维、经验等综合起来的一整套东西。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格局大的人对格局小的人,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当你从小格局走向大格局,当年那些看似完全无法摆脱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家境问题、自卑问题、感情问题、收入问题、职业发展问题等。
 
当你打开了自己的世界,提升了自己的思维眼界,相对于过去的你,也是一种“降维打击”。
 
这才是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终极密码”。
 

 
 

2

 

提升格局的前两层境界
除了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格局?
 
下面,我从实际行动方面为大家分析一下。
 
这些行动看起来都是老生常谈,但如何从细节里着手行动,为什么要行动,才是决定这些行动是否有效,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概括的几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理解的过程,真正的干货不会藏在标题里。
 
第一,要读万卷书
 
读书当然有用,关键的问题是读什么书。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小的时候,我们吃过很多食物,现在都已经记不起来它们是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们的骨头和肉。
 
很多人用这句话来说明,世上没有白读的书。
 
我的看法是,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白读的书。
 
我中学时,学校旁边有好几家租书店,生意都好得不得了。里面的书,除了武侠小说,还有各种言情、玄幻小说。保守估计,我看了上百本。学校里看得多的人,估计看了上千本。
 
这些书,不客气地讲,很多是文字垃圾。
 
你看一万本甚至十万本,除了学习成绩下降,更沉溺于做梦以外,不会有任何好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前提是,你读的是“诗书”,而不是“种马小说”。
 
真正能提升一个人格局的书,有以下这五类。
 
(1)知识类的书。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拓展认识世界的过程。
 
(2)技能类的书。工作以后,大家读的更多的书,都是这些方面的书。学习这些,相当于直接吸收了别人的“内力”。
 
(3)思维类的书。除了传统的哲学和心理学图书,如一些介绍提升思维能力的图书,社会、历史、政治类图书也可以帮助大家学习一些思考方法。
 
(4)审美类的书。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很多书看起来没用,但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学素养,塑造我们的三观,如诗词歌赋、文学艺术类图书。
 
(5)历史类的书。历史书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历史经验,也就是以往的规律,而规律则教给人如何去发现经验、总结经验、运用经验。在人类文明的这些宝贵财富面前,你读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拥有引导你改变人生格局的力量。
 
有些时候我们看了一部小说,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洗礼,这就是文学的意义所在(劣质“言情小说”是不可能有这种效果的)。
 
读书很重要,但真正能帮助人们提升格局的书,其实就是知识类、思想类的书。
 

 
第二,要行万里路
 
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并不是一句押韵的口号,而是有逻辑支撑的。
 
书给人的启发始终是间接的。
 
经验也好,思想也罢,从学习到掌握再到指导实践,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能加快这个过程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去经历。
 
人生的很多成长都是由经历带来的。
 
比如,有人从小就去过很多地方,所以眼界比较广;比如有人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等。
 
在大学毕业之前,我读的书除了在吹牛时有用,没什么其他用处。我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看这些书,看得心比天高,现实里却命比纸薄。
 
我进入社会之后,经历了起起落落,起承转合,摸爬滚打,才发现自己读的书里蕴含了太多的道理。
 
我用它们来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些独特的经历和之前广泛的涉猎相结合,才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认为,一个人要扩大格局,首先要清除内心对安定的追求,能够敢于走出舒适区,去见那些未曾见过的风土人情,去经历未曾经历的人生。
 
当然这样的经历,并不是简单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式的旅游。
 
行万里路,目的很重要,就是要去“见”,不要去“秀”。
 
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能带来改变。
 
特定的经历,是最容易引起反思、感叹和思考的。
 
所以经历只是诱因,归根结底还是思考。没有思考,经历再多,也不会改变。

 

 

 

3

 

提升格局的后两层境界
既要阅人无数,也要高人指路
 
第三,要阅人无数
 
人到了一定年龄要学会独处,因为已经千帆过尽,什么都见识过了,所以返璞归真。
 
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离群索居,什么人都不想接近,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人类简史》一书中有个观点,即群居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爆发式进化。认识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思想便得到了碰撞的机会。
 
一个格局大的人一定有开放的思维,能够兼收并蓄地看待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能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分歧,分歧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问题都是观念问题、文化传统问题或习惯问题,而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
 
比如,南方人一般吃甜豆腐脑,北方人喜欢吃咸豆腐脑。
 
你见的人越多,看问题的角度可能就越灵活,而不是被限定在一个视角里跳不出来,还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
 
阅人无数,还隐含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交往。
 
和读万卷书一样,如果一个人遇到的、交往的都是损友、渣男渣女,不仅没有任何益处,反而可能带来伤害。

 

我认为交友之策分为四种。

 
上策交志同道合者。这样的人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中策交志同道不合者。虽然你在职场打拼,他在学校苦苦求学,但大家的追求和价值观是一致的。这样的朋友哪怕多年未见,见面也会非常亲切。
 
下策交道同志不合者。也就是你的同学、你的同事、你的邻居等,他们不用特别努力就会定期出现在你的身边,所以虽然很多方面不一致,但你们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起走一段路。
 
在这期间,不如淡淡相交,各取所需。分道扬镳后,也不要觉得可惜或者难过。就像毕业之后,同学间的感情会变淡一样。
 
不交那些道不同志不合的人。你不安于现状,希望改变,特别希望有人能给你鼓励,也有很多人得过且过,耽于安逸,希望这辈子就这样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当他们看到你想要去大城市工作或者跳槽时,就立马泼冷水,告诉你如何如何才好。这样的人,点头之交即可,哪怕机缘巧合你们成了同桌、上下铺、上下级,都万万不要深交。
 
上策交的人,可以交流思想,一路同行,一起去打开世界。
 
中策交的人,可以一起谈心,交流看法,偶尔联系一下会让关系更亲密。
 
下策交的人,可以交流学习、工作中具体的经验和方法。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第四,高人指路
 
所谓高人指路,不过就是得遇贵人的更文艺一些的说法。
 
在你还很弱小的时候,遇到的那些“厉害的人”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所以为什么读书时遇到的一个好老师,学技能时遇到的一个好教练,初入职场时遇到的一个好领导,都会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因为对那时候的你而言,老师、教练、领导就是你在那个阶段遇到的“高人”。
 
就像古龙的小说里,叶开的师父李寻欢,除了教会叶开绝世无双的飞刀功夫,还传递给他善良、阳光、博爱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在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里,刚出场时林平之特别像传统武侠小说里的男主角——名门之后,父母双亡,侥幸逃出生天,得遇高人搭救……只不过他遇到的高人是处心积虑的伪君子岳不群,这才有了林平之后面悲剧的一生。
 
从书里来看,林平之不幸的根源大部分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对的人,如果和令狐冲对调,让他遇到风清扬,可能《笑傲江湖》的结局就要改写了。
 
事实上,很多事情也不能完全这么理解。
 
得遇高人需要机缘巧合,并且高人是否愿意为你“指路”,这就不是完全看运气了。
 
这里面最重要的,大概就是你的潜力、人品和毅力了。
 
说白了,你要有本事让那些比你厉害的人心甘情愿地为你搭桥铺路,给你机会成长。
 
要么让他们看到你能成就事业的潜力,要么让他们欣赏你的人品,又或者你凭借锲而不舍的毅力打动他们。
 
在没有遇到高人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上面的三点去做好自己。
 
海底捞的首席运营官杨丽娟,当年为了帮家里还债,十几岁就辍学在一家餐馆做服务员。
 
张勇创办海底捞初期,经常到杨丽娟打工的餐馆吃饭,注意到了这个聪明伶俐的服务员,之后毫不犹豫把她挖到了自己的店里——继续做服务员。
 
杨丽娟从最普通的岗位开始做起,一年时间干遍海底捞所有的工作岗位,凭借勤奋、踏实和努力,20年后成为海底捞首席运营官,在海底捞上市后身家一跃达到30亿元。
 
这里面有她选对了企业,跟对了人的原因,但最根本、最初始的原因,还是她先做成了那个聪明伶俐、拼命苦干实干的自己,哪怕当初自己就是个服务员而已。
 
你想要得到贵人相助,至少也要先变成那个值得贵人看一眼的人。
 
所谓得道者多助,当你的道德品质让人打心眼里欣赏和佩服的时候,愿意帮你的人自然就多了。
 

 

 

4

 

提升格局的终极境界
一朝顿悟
 
从格局的角度来讲,这些话可能都不如一句话,即一朝顿悟。
 
于是这几句话成了我提升格局的原则性方法: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一朝顿悟。
 
什么是顿悟?就是突然想明白了。
 
关键词不是“突然”,我坚信,没有任何顿悟是完全突然的。人在开悟之前,一定会经过无数次考验、纠结和痛苦。
 
所谓的开悟,其实就是在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的过程中,从未停止积累和思考。
 
人到了一个点之后,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自己。
 
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该想明白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因、果、度。
 
所谓因,就是我从哪里来?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他人为什么成功?我为什么会失败?我怎么就到了现在这一步?
 
所谓果,就是我要到哪里去?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到什么程度我才会满足?
 
所谓度,就是我要用什么手段去实现目标?我的原则是什么?底线是什么?
 
一个人最怕的是,人生早已设限,却不自知。
 
你以为你整天抱怨只是因为工作不顺,你以为情绪失控只是因为那天心情不好,你以为爱情离你而去只是因为没钱,你以为买不起房只是因为房价太高,你以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只是因为运气好……
 
所有的自以为是里,都包含着人生失败的种子。
 
事实上,当你对每一段人生进行总结反思,对每一个看起来自然而然却又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分解、剖析的时候,都能得出很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当你和同道好友一起分析的时候。
 
每一次总结和反思,只要足够深刻,足够深入骨髓,乃至触及灵魂和价值观,都可以是一次浴火重生。
 
在真正的“悟”之前,一定要经历很多阶段的准备与努力。
 
当你完成了前面所有阶段的学习和行动时,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实现思想上的大突破,突然融会贯通,豁然开朗。
 
这种大突破带来的,一定是格局的提升。

 

 

5

 

格局的提升

不是一蹴而就的

 
格局的提升,不是一锤子买卖。
 
所谓的“想明白”或者“一朝顿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应持续进化。
 
突破之后还可以再突破。
 
就像“龙珠”系列里,从孙悟空到变身超级赛亚人是一个突破,从超级赛亚人1到超级赛亚人2、超级赛亚人3、超级赛亚人4,又是不断地突破。
 
之后还有红超和蓝超,再之后还有自在极意功……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龙珠里的孙悟空,因为他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终身践行者,永远都在追求变得更强大。
 
 

 

——未完,见评论区——

 

 

由 KM Admin 4b0b5240-2731-1037-9513-91eec91f24f4 kmadmin@kinlong.cn 于 修改
  • 添加评论 添加评论
  • 编辑
  • 更多操作 v
  • 隔离此条目
通知其他人
notification_ex

发送电子邮件通知

隔离此条目

deleteEntry
duplicateEntry

标记为重复项

  • 上一个条目
  • 主页
  • 下一个条目
“博客条目”的订阅源 | “博客评论”的订阅源 | 此条目评论的订阅源
  • 主页
  • 帮助
  • IBM 客户支持
  • 书签工具
  • 服务器统计
  • 移动 UI
  • 关于
  • ibm.com 上的 IBM Connections
  •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