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LONG
  • 主页
  • 个人档案 ▼
  • 社区 ▼
  • 应用程序 ▼
  • 统计
  • 审核
首页
  • ▼
  • 登录
  • 共享
  • ?
  • IBMIBM

社区

此社区可以具有来自贵组织以外的成员。 宣传社区

  • 登录以进行参与
0d5a4565-f6ce-42a1-ac3b-cdfaaad6889f Blog

▼ 标签

 

▼ 类似的条目

Re: 【管理干货】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管理...

博客: 环保管理部
刘洋 1ed8f6c0-f3ab-1039-9dec-ab4bc38c0954
更新时间
共有 45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45
评论评论 2

【深度好文】杰克·韦尔奇:留给世界的思考

博客: 宣传社区
周阳 cd36b240-b761-1036-8dfd-ef16cba5f6da zhouyang2@kinlong.cn
更新时间
共有 223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223
评论评论 36

【管理精选】老师马云向右,总裁刘强东向左

博客: 社会急诊室
周阳 cd36b240-b761-1036-8dfd-ef16cba5f6da zhouyang2@kinlong.cn
更新时间
共有 16 个人对此内容点赞点赞的项目 16
评论评论 1

▼ 归档

  • 2023年9月
  • 2023年7月
  • 2023年6月
  • 2022年11月
  • 2022年9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7月
  • 2022年6月
  • 2022年5月
  • 2022年4月
  • 2022年3月
  • 2022年1月
  • 2021年12月
  • 2021年11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9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7月
  • 2021年6月
  • 2021年4月
  • 2021年3月
  • 2021年2月
  • 2021年1月
  • 2020年12月
  • 2020年11月
  • 2020年10月
  • 2020年9月
  • 2020年8月
  • 2020年7月
  • 2020年6月
  • 2020年5月
  • 2020年4月
  • 2020年3月
  • 2020年2月
  • 2019年12月
  • 2019年11月
  • 2019年10月
  • 2019年9月
  • 2019年8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6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4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2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12月
  • 2018年11月
  • 2018年10月
  • 2018年9月
  • 2018年8月
  • 2018年6月
  • 2017年12月
  • 2017年4月

▼ 链接

  • 在线图片编辑器

▼ 博客作者

宣传社区

查看所有条目
单击此按钮可以刷新整个页面。 用户可以转至“条目列表”区域查看新内容。) 条目列表

【管理干货】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管理能力,就看这2点

KM Admin 4b0b5240-2731-1037-9513-91eec91f24f4 kmadmin@kinlong.cn | | 标签:  管理干货 人才培养 ‎ | 60 条评论 ‎ | 730 次访问
 
 
 
 
 

【管理干货】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管理能力,就看这2点

 

 

来源:张丽俊公众号

 

 

 

导语:如何判断管理者有没有管理能力?本文与大家探讨。
 

 

有人问,怎么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管理能力?

 

核心看2点就够了。

 

第一个,看他能不能拿到业务结果。

 

第二个,有没有培养人。

 

如果一个管理者持续拿不到结果,一直完不成目标,这样的管理者一定是没有管理能力的。

 

持续拿不到结果,人力资源就变成了人力成本。

 

管理者也要培养人,因为管理是通过团队拿结果。如果管理者是团队中最大的销售,是最厉害的业务员,那么管理者就没有发挥作用。

 

所以业务结果和人才培养,对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如果做不好,那么就没有管理能力。

 

针对这两点,我们展开说说。

 

没有结果,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先说业务结果。

 

业务目标一年会比一年高,他到底能不能带领团队完成?

 

如果拿不到结果,一切等于零。

 

拿结果,看的是他管业务的能力,这也是在管理工坊教给大家的目标落地八部曲中的核心内容。

 

比如要学会给员工定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就是一根指挥棒,你考核什么,下属就会做什么。

 

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管的是销售团队,你只考核GMV(交易额),并且销售根据交易额拿提成。

 

那么销售就会只冲着GMV去干,甚至会为了关单,做一些伤害客户的事。

 

你想通过低价的可乐搞促销,如果你只考核拉新,就会有销售刷单。

 

做团购的销售,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搞虚拟手机号刷单,然后将低价可乐再卖给超市,从中赚一笔。

 

他这么做,他的目标完成得很好,他赚到了拉新奖金,还拿到了差价。

 

对公司来说,表面上增长了几千个新客户,业绩也非常漂亮。

 

看似是皆大欢喜,实际上,对公司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因为这些账号都是无效的, 根本不会有复购。

 

你看,你只考核拉新数据,他就不会管你的用户体验,不会管你是否真的增长,不会管业务是否健康,他只会关心自己能拿多少Q,这就是人性。

 

这也要求管理者知道如何拆解为关键性的指标,知道什么对你要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定目标不是单一的只要,而是既要又要还要。

 

定目标后,还需要有看关键数据仪表盘的能力,仪表盘就是方向盘。

 

美团能够在千团大战赢下来,就是内部在数据化、量化和结果导向方面做得好,这也让王兴和王慧文引以为傲。

 

今天的社区团购,数据化依然是美团的优势,透过数据,能快速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美团的每个管理者都必须学会看数据,领导开日会、周会,过的也都是数据。

 

人会骗人,数据很难骗人。从结果报表、过程报表、财务报表三张报表就能发现问题,通过不断地复盘,也能从中找到增长策略。

 

既然数据化和过程管理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做?

 

因为正确的动作,从来都是反人性的,很少有管理者能坚持下来。

 

然而一旦坚持下来,那么就有区别于普通的团队,也就等于在内部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系统,有利于拿到业务结果。

 

人才培养的四重需求

 

培养人才,也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培养人才有四重需求,分别是:公司的需求、团队的需求、管理者的需求、员工的需求。

 

为什么是公司的需求?

 

丰田提出过“造物先造人”这一理念,如果一家公司没有人才,即便是产品再好,也会走下坡路,因为不可持续。

 

彼得·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客户。如果产品跟不上用户的需求,那么迟早会被客户抛弃。

 

为什么说是团队的需求?

 

如果你只关注业务,可能他当前的能力,能完成目标。

 

但业务是动态发展的,目标会越定越高,他的能力没有提升,下一次可能就完不成了,团队的成果也将减少。

 

当员工得到成长时,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也就会更大,团队的利益也就更大。

 

为什么是管理者的需求?

 

我曾说过,无后备不晋升。

 

什么意思?如果要提拔一个管理者到更高的位置,就要看看他有没有替补的管理者。

 

因为如果没有替补的管理者,就贸然晋升他,不能保证他在新的位置上干得好,但可以保证老业务一定会坍塌。

 

所以如果管理者想往上走,就一定要培养人。管理者要有格局,不要害怕培养他后超过你,你就没饭吃了。

 

而是要拼命栽培,给自己培养出竞争对手,让他们强大到能顶替你,你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是员工的需求?

 

实际上,很多员工都有上进心,有变得更优秀的诉求。

 

但管理者都罔顾这一点,心里没有人,只有业绩。所以一心让员工勤奋,让他埋头到当前的工作中。废掉一个员工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勤奋到没有时间成长。

 

三年五年过去了,他的能力没有提高,就害了他的一生。

 

所以好的管理者,不是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而是拼命栽培员工,让他能力强大到足以离开,同样也会对员工拼命地好,让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有了培养人的思维,还要具备培养人的方法。

 

有一个关于人才的公式:人才=意愿*能力。

 

管理学大师克瑞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曾经给能力做了这样一个定义:

 

“能力是在需要与环境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表达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需求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你看,意愿和能力是强相关的。当你找到了他的意愿,他自己也就找到了打开潜能的钥匙。

 

比如他原来只会剪视频,你告诉他,要是能自己拍出爆款视频,运营出来一个账号,给你几万块钱奖励,而且还给你分成。

 

如果他需要钱,他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如何拍好视频,学习如何写脚本、如何做竞对分析、如何运营账号等等。当他干好了,得到了奖励,有了成就感,又形成正向反馈,表现也就更突出了。

 

有意愿,能力不够的,很快就能补上。如果没有意愿,即便能力很强,但他不去干,也无法产生价值。

 

因此,找到下属的内在动机非常重要,将他想要的和你想要的结合在一起,就能激发他的意愿。

 

有意愿有能力,这样的人才,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承担更多的责任。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看管理者有没有管理能力?

 

核心就是看他能不能拿到业务结果和有没有带出人。这两点,是判断管理者是否平庸的标准。

 

(完)

 

 

          *文章为作者独立管理,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添加评论 添加评论
  • 编辑
  • 更多操作 v
  • 隔离此条目
通知其他人
notification_ex

发送电子邮件通知

隔离此条目

deleteEntry
duplicateEntry

标记为重复项

  • 上一个条目
  • 主页
  • 下一个条目
“博客条目”的订阅源 | “博客评论”的订阅源 | 此条目评论的订阅源
  • 主页
  • 帮助
  • IBM 客户支持
  • 书签工具
  • 服务器统计
  • 移动 UI
  • 关于
  • ibm.com 上的 IBM Connections
  •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