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持续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企业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坚朗永远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永远牢记:创新则生,守旧则亡。
【本期坚朗故事人物 ·杨军 】
- 杨军,模具管理部,代理模具主管。工号: 11080368 ,是一位拥有7年工龄勤勤恳恳为公司发展付出的老同事。
01
模具好用不好用
他们最具有发言权
杨军是一个认真且喜欢挑战困难的人。
正如他自己所说,会把很多无法攻克的技术问题,时刻记在脑海里。
有时候,会在一次交谈、一次展会、下一次生产车间,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灵感突然出现,制定出了解决方案。
他也比较喜欢到生产车间寻找问题。
因为每一个产品的出处都来自车间,所有好的工艺与技术也在车间。
善于听取一线操作人员的心声。
因为一线操作人员是比较单纯的,模具好用不好用,他们最具有发言权。
他们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虚心的接受,然后再综合分析。
能优化的马上优化,不能优化的下一套模具上再逐渐升级优化。
02
面对重重困难
不轻言放弃
2014年1月,杨军开始负责塑窗事业部的冲压模具。
由于塑窗事业部产品的特性,冲压模具种类较多,结构复杂,且采用自动高速冲床生产,所以模具的结构也较复杂。
不得不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很大的。储如:
- 冲压模具庞大,复杂,模具图纸与实物时常会有不对应的现象,如需修模就要去现场打开模具,测量、抄数,效果不好且可靠性不稳定;
- 模具冲压工艺方面,由于产品结构的特性,有部分产品模具制作困难,如动杆孔离边较近,翻边严重等。
- 模具生产方面,生产不顺畅,顶杆、下合页转轴模具维修频繁。塑窗的组合模也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程,由于传动器较长,里面的特征一样,只是每个特征的距离在发生变化,每次新开一款产品,或接到客户的非标订单,都需要开很多模块,增加了模具成本,模具费用可能高达几十万元。
- 生产交期方面,由于模具的效能未能很好的发挥,时常会给生产交付带来很大的影响。
03
全员参与
讲究实效
上述的问题,确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部的生产和交付。
这些问题杨军一直放在心上。
通过制定初步方案,与模具厂沟通可行性,到引导车间同事反复尝试和验证。
最后通过把每个特征制作成一个模块,模块标准化。
实现产品特征一致,不同长度只需要移动模块,更换连接块,快速更换模具。
只要特征不发生变化,就不需要再新开模具。
从而,降低了模具费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而且提供了满足市场绝大多数的杆件的非标需求,同时能够做到有力支撑正常交付。
我们常说:创新是什么?
是不墨守成规、是不被所谓的“经验”束缚,是善于钻研、是勇于尝试和改变、是顺应时代积极调整?
创新应该是具备有上述特质并能协调运用,最终是要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
杨军正是如此。
基于结果、价值的导向思考、尝试解决了相应的瓶颈工艺并且直接降低了数十万的模具费用。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员参与、讲究实效的创新观。
— END —
本文作者:万凑珍,塑窗事业部,技术部长,工龄11年。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印象坚朗” ,坚朗电视台出品 。转载后,文章插图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