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如何管理80后、90后
你好!
今天我和你共同学习“双因素理论”,一起讨论一下80后和90后的管理问题。
1、双因素理论
去年我曾和几个以前的学生聊天,他们都是80后和90年后的年轻人。谈到工作现状,竟有一位男生当场落泪。问及细节,就是因为被领导当众奚落,让他颜面尽失,最尴尬的是还有一个他很喜欢的女生也在现场。从此,我就开始关注这批孩子的工作状况,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经常加班,工作很辛苦。但是,在付出努力之后,做出成绩是属于正常的,不一定能得到肯定。相反,一旦出了问题,则会被痛批,甚至像我前面说的,当众挨骂。
这一年多,我访问了不少年轻人,希望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发现,在他们的心目中,很多领导的形象就是简单粗暴,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论文,说80后和90后这一代人是 “ 保健因素主导、激励因素缺失 ” 。
那么什么是保健因素,什么又是激励因素呢?人进入职场,无非就是为了满足两类需求。第一类,就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需求。工作场所的条件过得去,组织给员工提供了必要的环境,然后人际关系也过得去,这个在管理学上就被称为“保健因素”。如果工资水平比较低,场所条件太差,人际关系很紧张,这就是保健因素差,员工就会心生不满,所以,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也许就会立刻跳槽。总之,满足保健因素,是一个人稳定工作的充分条件。
与上面的需要相比,人其实还有另外一方面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和受到尊重的需求,这是第二类需求。薪资福利是不是比别人高?职位升迁的通道是不是比较顺畅?一个人能不能在社会上获得面子、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些因素就是“激励因素”。
明确提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管理学家,叫赫兹伯格。他在1966年的时候曾经对200名美国员工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知道“人究竟想在工作中得到什么”。根据这个调查,他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所谓“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说:当保健因素不足的时候,比如工作条件恶劣,员工就会产生不满,生产效率就会下降;但是,当保健因素增多,员工不一定会增强满足感,要想增强员工的满足感,就必须要依靠激励因素。
以上就是赫兹伯格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定义。在这个基础上,赫兹伯格强调:要想带出一个好的团队,不能仅仅靠保健因素,一定要依赖激励因素,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正面的情感。
2、80后、90后的特点:飞驰起来的高铁列车
那么,如何界定和依赖激励因素呢?还记得我前几天讲过的概念——“动机”吗?所有人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由他们的动机决定的,80后和90后也不例外。所以,在说80后、90后是历史上最难管的一批人之前,我们倒是应该先去了解一下这些孩子的动机。
影响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但我认为,首先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中国社会从9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的 “ 断裂式巨变 ” ,是影响他们动机的关键。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概起始于90年代的中期,这正是80后和90后成长的环境。我们这代人,在我们形成世界观的年龄,周围的环境是不“变”的。但是80后和90后,他们在人生的早期就经历了各种变化和各种不稳定。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对我说,“今天熟悉的,明天全变了”。变,是改革这个环境给这一代人打下的底色。我们想想看,现在还能看到多少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和老街道?
经历变化长大的孩子,他们对于“长期”的概念的理解和老一代人是不一样的。我的学生说得更直白,他说,在一切都变的环境下,“基于长期关系的心理契约,它是不牢固的。所以,我们更容易作出变化和放弃的决定”,而且现在选择的机会也多了,对于年轻人来说,放弃不一定意味着失业,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发展机会。
第二,我们这代人成长于一个“慢”的年代,而现在呢,交通和通讯的快速进步,让年轻人一切都快起来了。书信,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联络方式。写信一来一往,可能要一个月,所以,我们习惯了等待、习惯了忍耐。可年轻人现在主要靠邮件、微信,是即时联络,视频一下就可以每天看到对方的样子。另外很多孩子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他们的快乐就是通过即时反馈获得的,实在能力不济的时候,还可以买武器装备,买通关秘籍。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这里不再多说了。总之,环境在变,人的动机就会变,人的需求也会变。先前我们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理解就必须要变,否则,管理者就会觉得人不好带、队伍不好管了。
我觉得管理者现在要做的,恰恰是要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这代人、理解这代人,然后你才有资格去谈怎么管理这代人。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一代人,也绝不可能把他们带回到过去。
李敖先生曾经有句话,我觉得是理解如何管理80后和90后的哲学。他说:“当高铁列车加速启动的时候,车主要是依附于轨道;但是,当列车达到高速的时候,轨道的设计就必须要考虑列车的方向”。我希望所有的管理者,都认真品味一下李敖先生的话,在我看来,新一代的年轻人,就是飞驰起来的高铁列车。
3、管理80后、90后的建议
下面,我和你分享四个管理思路,供你参考。请注意,我分享的内容不是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引发你的思考。
第一,给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管理者要能够相对清晰地提出问题,而不是大而化之地给人家一个工作方向。当然,有些工作一定是探索性的,但你事先必须要考虑清楚年轻人的经验和能力,判断这个工作是不是他可以胜任的。坦率地说,有些工作就是我们亲自干,都不知道怎么干,这种情况下,你交给一个年轻人就应该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多花时间和他沟通讨论。同时,要善于安排一些能够指导年轻人的有经验的中层,必要时给予帮助和辅导。这里面就需要非常有耐心,这个是心态上的准备。
第二,要善于定好小目标,这是方法层面的建议。管理者要善于把大目标分解成中目标和小目标。目标越小,评价周期越短,效果会越好。要让年轻人像玩游戏一样闯关似的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能力。我常常说,要学会带领年轻人“小步快跑”。我曾访问过一个公司,他们对年轻人的管理,有点像搞游戏竞赛,目标清晰,奖金差距大,公开透明,大奖大罚,充分调动了年轻人的好胜心。这个方法很值得大家思考。
第三,一定要给年轻人即时反馈。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跟我抱怨,他写了个东西给领导,领导说:“放那吧。”然后半个月都没动静。过了一段时间,也许领导又想起这事了,找我的这位学生说:上次做的那个东西不行,你再重新弄一下。”接着领导又说了很多新的想法。给我这个同学的感觉是:以前的工作,基本白干了。公司的外部情况变化快,领导有新想法,这都很正常。但是,这位领导对于我学生前段时间工作的轻率态度,是很值得他自己好好反思的。一个阶段的事情完成后,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价,特别是对80后和90后,要有即时性的反馈。
第四,不要吝啬鼓励。当年轻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定要给予及时肯定,适当地要给予表扬。这一代年轻人跟我们不同,家长和老师都奉行“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原则来教育他们。这一代人需要得到肯定的内在愿望,比我们那一代要强烈得多。所以,一定要尊重他们的这种要求,这不过分,也属于马斯洛层次需要论的基本原则。
以上四条,不是包打天下的“解决方案”,我给的是引发你思考的种子。
总之,时代变了,在未来的工作中,心态宽容、善于鼓励别人,同时又能够巧妙地维护原则,这样的领导者,比那些只知道高标准、严要求的领导者,会有更大的成就。我认识一位管理者,他的抽屉里总是放一些他到处买的有特色的糖果,他会经常用这些糖果给年轻人适当的鼓励。“瓜子不饱是人心”,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块糖,它代表了一种姿态。
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你们这代人聚在一块儿,不是老乡,就是同学。而我们这代人聚在一起,凭的是共同的爱好和相互的点赞。这句话我分享给你,你也想想。
【思考】
作业:对于80后和90后,哪些因素已经从激励因素变成了保健因素?这对你的工作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