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LONG
  • Home
  • Profiles ▼
  • Communities ▼
  • Apps ▼
  • Metrics
  • Moderation
首页
  • ▼
  • Log In
  • Share
  • ?
  • IBMIBM

Communities

This community can have members from outside your organization. 宣传社区

  • Log in to participate
0d5a4565-f6ce-42a1-ac3b-cdfaaad6889f Blog

▼ Tags

 

▼ Similar Entries

Re: 【管理案例】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

Blog: 环保管理部
曾玲珑 eb9cadc0-b761-1036-8cfc-ef16cba5f6da zlinglong@kinlong.cn
Updated
43 people like thisLikes 43
CommentsComments 1

Re: 【管理案例】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

Blog: 智能家居集成
黄兵 eb9cadc0-b761-1036-8cbb-ef16cba5f6da huangbing@kinlong.cn
Updated
27 people like thisLikes 27
CommentsComments 1

【管理案例】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

Blog: 宣传社区
KM Admin 4b0b5240-2731-1037-9513-91eec91f24f4 kmadmin@kinlong.cn
Updated
225 people like thisLikes 225
CommentsComments 118

▼ Archive

  • September 2023
  • July 2023
  • June 2023
  • November 2022
  • September 2022
  • August 2022
  • July 2022
  • June 2022
  • May 2022
  • April 2022
  • March 2022
  • Jan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November 2021
  • October 2021
  • Sept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July 2021
  • June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February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August 2019
  • July 2019
  • June 2019
  • May 2019
  • April 2019
  • March 2019
  • February 2019
  • January 2019
  • December 2018
  • November 2018
  • October 2018
  • September 2018
  • August 2018
  • June 2018
  • December 2017
  • April 2017

▼ Links

  • 在线图片编辑器

▼ Blog Authors

宣传社区

View All Entries
Clicking the button causes a full page refresh. The user could go to the "Entry list" region to view the new content.) Entry list

【公司经营】找到公司的护城河

周阳 cd36b240-b761-1036-8dfd-ef16cba5f6da zhouyang2@kinlong.cn | | Tags:  管理学 用户转换成本 商业模式 双边经济模型 公司经营 网络效应 巴菲特经典框架 护城河理论 ‎ | 13 Comments ‎ | 266 Views

 

找到公司的护城河

 

|  白洋  |

 

上一讲我们说了,在公司的分析框架里,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要素,这种不易模仿的要素,在巴菲特的框架里,就被称为“护城河”。

护城河理论非常经典,并且按照它挑选出来的公司,都反复被巴菲特杰出的投资业绩所验证,所以我接下来主要就围绕他强调的四点来展开。它们分别是无形资产、商业模式的网络效应、用户转换成本和产品成本。 

 

巴菲特的经典四要素

 

护城河的第一大要素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就是无法简单用钱来衡量的东西,最主要是品牌和专利。

好的品牌能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你,最极致的情况就是,一个品牌和一个行业划等号,比如可乐里的可口可乐,剃须刀里的吉列,搜索引擎里的Google。

品牌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营销成本,甚至能帮助公司的产品实现更高的定价。

专利也是一种护城河,但我建议你把它作为一个动态的指标来看,去看一个公司不断创造新专利的能力,它背后体现的是公司持续的创新实力。 

 

护城河的第二大要素是商业模式的网络效应。

 

这里面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规模效应,就是规模越大,效率越高。

比如共享单车,哪一家公司的车子越多,用户用它就越方便,但它是一个单边的模型,也就是说只有靠公司单方面加大投产来形成规模,争取用户。

第二种情况我们叫做双边经济模型,像出租车、专车领域就是,它有司机的需求,也有乘客的需求,更多的司机会带来更多的乘客,更多的乘客也会带来更多的司机。

再举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

比如酒吧这样的社交场合,大家都希望异性能多一些,于是酒吧想了个策略,它对女生收低价来吸引女性顾客,女性顾客增加后男性顾客也会增加,酒吧再对男生收高价,结果双方都实现了社交需求,酒吧也赚到了钱。 这种相互促进的双边模式,经济学上就叫双边经济。在取得领先后,双边模式往往会比单边模式的竞争壁垒更高一些。

第三种是网络效应,社交类产品非常典型,用户主动传播,帮助公司接近零成本获取新用户,它已经不只是一个双边模型,而是一个多边的网络模型,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就越大。 

 

护城河的第三大要素,是用户转换的成本。 

 

转换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先发优势的稳定性有多强。 网络效应强的产品自然不必说,例如微信,用户的很多东西都沉淀在上面,绝不会轻易更换。

还有一些转换成本高的例子,像office这样的办公软件,如果要更换其他新产品,需要从头再来学习一遍。

而像日用快消品,换一个新产品毫不费力,这也是为什么,转换成本越低的产品,就越会把精力投入到渠道建设中,来弥补这种不足。

 

护城河的第四个要素,是提供这个产品的成本。

 

在面临同样的产业环境时,成本领先一直是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成本领先可能来自于规模效应、可能来自于先进的技术,当然,也可能来自于这家公司精益求精、步步为营的长期建设。 

 

利润率是第五个壁垒

 

前面讲了巴菲特经典框架里的护城河,能拥有护城河里的若干要素,是一家公司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那如果这几个所谓的护城河都没有,又该怎么办?

其实还有一个看起来有点无奈,但又是非常有效的壁垒,那就是利润率。

有这么一个比喻:

肥美的草原上一定有无数牧羊人。

就是说利润丰厚的地方,竞争者一定很多。所以与其让竞争者瓜分市场,领先者还不如主动降低利润率,来获取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

我们看美团和滴滴竞争的例子:

滴滴在处于垄断地位后,不仅没有建立起对手不易模仿的护城河,还实现了较高的毛利率。这相当于用高音喇叭向世界宣扬,我独自享有一块水草茂盛之地,可不就招致了美团铁蹄的无情踏入。 假设滴滴花更多的钱,把调度做的更好、把地图做的更准、给司机更多的激励,不仅在建立更深的护城河,短期的财务报表拿出来,估计也让潜在对手更加望而却步——潜在对手会想:连唯一的垄断者的财务报表都这么不好看,那又何苦自己再去插一脚。

小米在这一点上看起来就做得更好。

雷军在小米6X发布会上,向所有用户承诺,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 当时可是小米上市前的关键节点,难道雷军不在意小米的利润和估值,不用对股东负责了吗?恰恰相反,小米在硬件上要的是规模、是用户体验、是护城河,低利润率有助于战略的顺利执行。

虽然利润率低能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壁垒,但并不是说公司就一定要为形成护城河而放弃大部分的利润。

现实里一家利润率低,但有竞争力的公司,往往有一个“后手”,就是靠前端的低利润率模式,有能力带出后端一个赚钱的模式。

在小米的例子里,硬件可以不超过5%的利润率,但小米有广告、有内容分发、会员费等等,这些都有超高的利润率。在硬件的大用户量基础上,小米总体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

当然,我们提到的以上五点,是经典的护城河理论,再加上我的一点理解,护城河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而且也一直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就表达过对护城河不屑一顾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再深的护城河也挡不住前仆后继的进攻者,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疯狂地创新,不断向前跑。 但你仔细想想,特斯拉这种疯狂向前跑的姿态,其实就是在为它构造护城河,而且马斯克非常清醒,护城河是动态的,而不是让你安稳地倚靠的。

此外,我们分析公司的护城河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资本的要素。 资本市场的火爆会加大一个公司塑造护城河的难度。

在巴菲特的时代,一家公司还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景巨大的行业,然后凭着它的工匠作风,慢慢成长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但在这个时代,资本已经不允许了,一旦商业模式被验证是可行的,接下来就是在资本的助推下大规模复制。共享单车就是典型的例子。

 

用财务数据支撑你的判断

 

这一讲我们分析一个公司的护城河,切忌不要想当然地主观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备这些护城河, 财务数据是支撑护城河判断的重要论据。 

 

  • 如果你觉得一家公司的护城河是 品牌, 那你要看,跟同类产品相比,这家公司的产品是不是有更高的定价和更低的销售费用; 
  • 如果你认为一家公司有 规模效应, 那你要看,它收入的增速是不是快于成本的增速,利润率是不是会随着销量的增加而增加; 
  • 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有 多边网络效应, 那通常它会有快于行业的客户数增长和边际递减的成本;
  • 如果你认为 转换成本 是一家公司的壁垒,那就看它是不是有较高的重复购买率和较低的营销费用;
  • 如果你判断一家公司有 成本优势, 那它应该相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毛利率和更低的费用率,你要去验证是不是这样。 

 

除此之外,更主动运用低利润率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玩家值得关注,而在壁垒不清晰的情况下过早追求利润,往往是一个短视的行为。

 

【本讲小结】

公司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 无形资产、网络效应、用户转换成本、产品提供成本 等等方面。

没有护城河时,越好的产品反而会招致越激烈的竞争。

当大家商业模式雷同时,利润率也扮演了壁垒的角色。

 

【课后思考】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公司,按这一讲提到的五个方面,分析一下它的护城河有多宽。

  •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Edit
  • More Actions v
  • Quarantine this Entry
Notify Other People
notification_ex

Send Email Notification

Quarantine this entry

deleteEntry
duplicateEntry

Mark as Duplicate

  • Previous Entry
  • Main
  • Next Entry
Feed for Blog Entries | Feed for Blog Comments | Feed for Comments for this Entry
  • Home
  • Help
  • IBM Support Forums
  • Bookmarking Tools
  • Server Metrics
  • Mobile UI
  • About
  • IBM Connections on ibm.com
  • Submit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