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世界不完美,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 | 吴军
你好,欢迎来到我的《信息论40讲》。
今天我们来复盘一下即有关信息传播的内容。我来带领大家复习回顾其中的要点,建议你收藏这讲内容,时时翻看复习。
在这个模块中,核心的内容是香农第二定律,当然,我们大部分人是把它用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而非真正去做通信的产品。
在这个模块一开始,我们先介绍了噪音,以及它对通信的影响。我们特别强调了噪音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固有特征,不要指望存在没有噪音的信息,也不要指望不受噪音干扰的传输。
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做事情,就要有一个世界不完美的假设,然后练就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尽可能做好事情的本领。
斯蒂芬∙库里可能是当今全世界最擅长投篮的选手,他能够在各种干扰之下准确命中。他这个本事是怎么练就的呢?
据他讲,他小时候个子也不高,身体也不强壮,老是被人挤来挤去,撞到一边,投篮永远受干扰。因此,一边被撞,一边还要投篮对他来讲就是常态。久而久之,他练就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投篮命中的本领。
因此,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也应该如此,承认各种噪音的存在,争取在有噪音的情况下,准确传递信息。
由于有噪音的存在,信息传递的速率就要受到影响。而香农在研究信息论时,就是以噪音信道为前提假设的。他关于信息传输的核心,是他的第二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信息的传输速率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因此,如果我们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想要变得顺畅,就必须想办法增加信道容量,否则信息的传输就会很快遇到瓶颈。
另一方面,如果信道容量有限,最好的做法是降低信息的传输率,以便保证信息的传输依然能够持续,而不是急于一次传输太多的信息,因为那样一来,出错的概率为100%,什么信息也传递不下去了。
那么信道的容量(或者说带宽)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香农讲了,它取决于发送和接收方彼此之间的互信息。
鉴于信息传输的这个特点,我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应当注意这样几个要点:
1.如果我们需要经过他人传递信息,比如你要托人向领导带个话,要特别挑选那些带话不走样的人,而并非简单地和你关系好的人。所谓带话不走样,就是指你讲的话,和他理解的意思之间互信息很大,而他向领导表述出来的意思,和领导的理解,互信息也很大。
很多人喜欢找自己熟的人带话,这当然没有错,因为毕竟面对熟人,你讲话可以比较随意,但是决定那些话能否让他带不取决于你们是否熟,而取决于他作为信道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在今天的生人社会里,其实非常有价值。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讲了,连接比拥有更重要,那些能够带话的人,就是连接所在,你如果具备了这个能力,在一个机构中就显得特别有价值。
为了增加信息沟通的带宽,我们常常还需要准备好多个信道,以便万一某些信道受阻后,信息还能有效地传递出去。我们常常讲“人脉”这个词,人脉其实就是信道。所谓人脉宽,就是指我们有能力很快地把这种信息收集进来,或者传递出去。
2.在表达意思时,一定要看听众是谁,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表达的速率,取决于听众接受的能力。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是为了增加你和听众之间的互信息。控制速率,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速率不超过信道的容量,这样可以不出错。
我们经常在职场上看到一些人对所有人说话都是同一种方式,同一种语言,他们还标榜自己率真,其实这种人信息传递的效果很差,因为他们和听众之间互信息很低。
类似的,你还会看到一些人表述信息时像竹筒倒豆子一样都倾泻出去,他们恨不能将自己所知在最短的时间里都告诉对方。这种时候,他们信息传播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信道容量,对方接收的信息一定有错。
选择学校,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不用一心往学霸的圈子里扎。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和学习好的学生们在一起,自己也会被带好,这一点完全没有错。但是,好的学生,可以是学习态度好的,学习方法好的,未必需要是脑瓜极好的学霸。
一个资质中等的学生,和一群接受能力极强的学霸在一起,未必有多大的收益,因为在那个环境中,老师教得会很快,内容也会比较深,大部分学生接受起来没问题,想方设法挤进那个群体的学生会很痛苦。
这就好比,如果一群学生都用的是4G的手机,只有你用的还是10多年前2G的手机,老师根据大多数人手机的带宽,不断发高清视频,你拿2G手机什么都没有收到。
但是如果换一个环境,大部分人都是2G手机,老师是按照这个网速发文字内容,你虽然看到的内容不够丰富、逼真,但是毕竟收到了一些信息。
3.从上一点出发,也给家长们一个建议。由于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现实,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信息通常难以达到最大,因此和孩子沟通要么需要非常慢,非常有耐心,要么家长自己想办法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互信息,也就是说增加带宽。
我出版了《态度》一书,也就是给孩子的家书之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给孩子写信(其实是邮件),而不打电话说。原因是读信件是一个慢速接收信息的过程,这样能将信息的传输率控制在我和他们通信带宽以内,保证想法的传递不失真。
此外,我在《硅谷来信》讲了一个老奶奶阅读孩子读物的故事,这位老奶奶的做法,就是增加她和孩子之间的互信息,也就是带宽。
4.在男女朋友之间和夫妻之间的沟通上,要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有些人觉得,我条件好,你条件差,你跟着我高攀了;或者我条件差,对方条件好,我一定要迁就他(她)。
这样的关系很难长时间稳定,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互信息近乎为零,彼此沟通的信道太窄。
俞敏洪老师讲过很多次,夫妻双方关系出现问题通常是因为,双方在认知上的差距逐渐地越来越大,以至于无法沟通。所谓认知的差距大,就是信息论所说的信道太窄。
讲完人和人的关系,再说说组织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内部沟通的要点。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说了扁平化管理的好处。我们考察一个机构的管理结构是否合理,应该看信息能否有效传递,而并非绝对层级的多少。层级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合作的达成,才是目的。
我们在课程中列举了很多虚假的扁平化管理,它们表现为层级过于分明,部门的边界过于明显,每一个中层干部都是关键节点,能够阻拦上下级的沟通。
我们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一些管理层级看似非常平的单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扁平化管理。当一个领导的直接下属有几百人时,他就是信息传递的瓶颈,原本可以做到的并行管理,反而变成了串行的。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还用香农第二定律分析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特别是在商业上互联网的作用,也就是拓宽了买家与卖家之间的带宽。
当然,我们也指出,并非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中介的作用都一样,只有那些能够建立起商家和买家之间彼此信任的网站,才有商业价值。因为只有信任存在,商家和买家之间才有互信息可言,才存在所谓的带宽。
在这个模块的最后,我们谈到了5G的内容,特别谈了技术的发展和它的特点。我们特别强调了从1G到5G,除了单位能耗信息的传输率越来越高,网络也是越来越融合,而不是自成一体。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因为统一的网络可以让信息传递的路径变短,从而变相拓宽带宽。而网络的统一,在技术上则体现为通信协议的一致性。
不仅在通信中有网络融合的问题,在一个机构中也有。很多单位里有小团体,它们就好比相互之间信道很窄的子网络。如果小团体发展得太强大,单位从整体上就会变得比较虚弱,甚至名存实亡。
而打破小团体界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家认可一个相同的内部通信协议,这种通信协议,就是企业文化和行为规范。如果大家都按照企业整体的行为规范进行交流和合作,而不是小团体自身的规矩做事,整个机构就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一个企业好的创始人和CEO,会把树立企业文化和制定行为规范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事必亲躬地做每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