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LONG
  • Home
  • Profiles ▼
  • Communities ▼
  • Apps ▼
  • Metrics
  • Moderation
首页
  • ▼
  • Log In
  • Share
  • ?
  • IBMIBM

Communities

This community can have members from outside your organization. 宣传社区

  • Log in to participate
0d5a4565-f6ce-42a1-ac3b-cdfaaad6889f Blog

▼ Tags

 

▼ Archive

  • September 2023
  • July 2023
  • June 2023
  • November 2022
  • September 2022
  • August 2022
  • July 2022
  • June 2022
  • May 2022
  • April 2022
  • March 2022
  • Jan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November 2021
  • October 2021
  • Sept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July 2021
  • June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February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August 2019
  • July 2019
  • June 2019
  • May 2019
  • April 2019
  • March 2019
  • February 2019
  • January 2019
  • December 2018
  • November 2018
  • October 2018
  • September 2018
  • August 2018
  • June 2018
  • December 2017
  • April 2017

▼ Links

  • 在线图片编辑器

▼ Blog Authors

宣传社区

View All Entries
Clicking the button causes a full page refresh. The user could go to the "Entry list" region to view the new content.) Entry list

你为什么需要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周阳 cd36b240-b761-1036-8dfd-ef16cba5f6da zhouyang2@kinlong.cn | | Tags:  宏观视野 微观 宏观、中观 ‎ | 12 Comments ‎ | 279 Views

 

你为什么需要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  白洋  |

 

你好,欢迎来到《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

我做了9年行业研究工作,现在是华兴资本旗下华菁证券研究所的首席分析师。前6年我主要研究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最近3年主要研究没上市的新经济行业“独角兽”。 虽然两个市场投资逻辑的侧重点不完全一样,但研究的底层逻辑——对公司价值的分析——是一致的。

一般而言,作为资深研究员,凭借多年的经验,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就能唬唬人。但对于我所研究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要面对的全是层出不穷的新行业、新模式,即使是传统的行业,熟悉的公司,也总有新变化、新发展,完全没办法倚老卖老。

可以说,我研究过上千家公司,但从来没有觉得研究已经做完了。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因为每家公司都千差万别,都需要你以从零开始的心态去研究。

所以,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是我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我不断摸索、实践、完善的一个框架。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先定义下, 什么叫“搞懂”一家公司?

你想了解一家公司,在这个时代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你能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如果你关注的公司,也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你就能够得到很多的资料、评论、分析。

没错,这是我们说的“了解”一家公司,但我们这门课说的是“搞懂”, 了解只是搞懂的基础。 达到了解这个目标很简单,只需要你有基础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就好了。但如果你对此还不满足,希望在了解的程度上更进一步,那么就可以跟着我们这门课继续学习下去。

这门课的目标,就是为了让你掌握的不只是“大路货”,它要帮助你建立一套系统的认知框架,在它的基础上逐步培养独立的观点。

当你熟练掌握了这套框架后,甚至可以条件反射地去使用它。你看一家公司时,不会陷入某个孤立的点,也会对市面上的各种分析言论有冷静的判断力。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一个朋友,说一家公司未来的利润规模会达到一个很乐观的数量级,很多人的反应可能是“哎呀,好牛”,而一个训练有素的分析师,会快速地反馈说这不可能。他的理由就是行业多大、企业个体能占多少、有没有定价权、没有的话常规利润率水平怎么样。

拥有一套系统的认知框架,对你分析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即便你做到了这一点,你也会发现,研究一家公司的过程就像盲人摸象。

大家都有各自的视角,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尤其是对于充满变化的行业,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对“搞懂一家公司”这个命题产生根本质疑,因为会感觉永远都搞不懂它。

其实这是你在搞懂一家公司的过程中,到达一个更高境界的标志,你不需要因为这个感到困扰。

我们说的搞懂一家公司,还包括你知道了,以眼前掌握的信息,有哪些东西是你所不能判断的。 或者是即使你做了哪些判断,也知道这个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假设。就像你没办法去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一样,事情在发展,你不需要马上给出结论。

所以,搞懂一家公司,还意味着你知道,你目前不能知道的是什么。这样,你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对这个公司的理解,也会越来越饱满。

“快速”是这门课的另一个关键词, 之所以要加上这个定语,是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经不大允许你用最细致的方法,慢条斯理地去十年磨一剑了。

这个时代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能提前想到。现实一点的方式是,当你遇到一些新事物、新变化时,快速地搞懂它,然后选择是拥抱它还是远离它。

比如拼多多:

这种新颖的模式刚出来时,你可能会说,我一时半会儿看不懂这个模式,再等等看,结果人家销售额屡创新高。

你觉得有必要加快了解了,但还没等你想清楚,腾讯比你更早地想清楚了,于是腾讯投资了它。

这时候你不仅要去想清楚拼多多,还要去搞懂腾讯为什么投资它、能给它带来什么?

正当你的思路越来越复杂时,人家已经上市了。

正所谓蓦然回首,已经错过一个时代。 如果没有快速作为前提,你的搞懂,价值会大打折扣。

当然,我相信在你学了这门课、树立了一套成体系的框架后,效率提升是很自然的事。而在这个之外,在效率和深度的取舍上,我也希望你借鉴互联网公司小步快跑的思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位置。

比如说,咱们的课程结束后,我希望你能让自己对公司的理解,上升到市场前20%的水平,同时根据自身需要,有的放矢地调整投入力度。

公司研究是非常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一件事。在研究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发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它能帮助你比市场更早地获得信息,关注到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趋势,甚至做出一些关键判断。

有句话说得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些被忽略掉的信息很可能直接影响你的成败。

不管你是想赚大钱的投资者、找工作的年轻人、跃跃欲试的创业者,还是运筹帷幄的管理者,分析一家公司的本领,对你都很有必要。

公司研究也可以成为你认识世界的一扇门,它结合了宏观、中观和微观,既能够帮你理性地判断大趋势,也能培养你以小见大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人、看事的眼光都会变得更准。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正式的课程,我将遵循自上而下的框架来设计这堂课的结构。

 

  • 第一讲,我会来说说研究公司需要的宏观视野;
  • 第二讲到第四讲,我们花三节的时间来学习如何看待公司所在行业的空间、阶段和竞争格局;
  • 第五讲和第六讲,我们具体到公司,探讨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 第七讲,我会谈一个公司的管理和人;
  • 第八讲,也就是最后一讲,我会做一个锦囊大礼包,把我能想到的方法论、技巧、心得和原则如数奉上。

 

我们下节课见。

  •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Edit
  • More Actions v
  • Quarantine this Entry
Notify Other People
notification_ex

Send Email Notification

Quarantine this entry

deleteEntry
duplicateEntry

Mark as Duplicate

  • Previous Entry
  • Main
  • Next Entry
Feed for Blog Entries | Feed for Blog Comments | Feed for Comments for this Entry
  • Home
  • Help
  • IBM Support Forums
  • Bookmarking Tools
  • Server Metrics
  • Mobile UI
  • About
  • IBM Connections on ibm.com
  • Submit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