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干货:如何高效说服你的老板?
作者 |张良计
【职场干货】超实用干货:如何高效说服你的老板?超实用干货:如何高效说服你的老板?
作者 |张良计
|
【职场成长】张一鸣:混的好的年轻人都有共同的特质
做一个少数人,才能够一鸣惊人!
毕业多年后大家是怎么拉开差距的? 对于创业与工作,我的感悟是什么? 我是如何在毕业第2年就成了管理四五十人团队的主管? 这10年我遇到的优秀年轻人都有哪些特质? 第一点收获:耐心 第二点收获:看书 第三点收获:结交了很多的伙伴
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 我做事从不设边界
|
【职场管理】陈春花:如何开一个高效的工作会议?
陈春花:如何开一个高效的工作会议?
导读:管理者最喜欢开会,但是开会只能意味着你比较忙碌,不能意味着开会是有价值的。如果开会不能产生价值,它就没有意义, 我称之为“虚假繁忙”。会议工作的方法是一个很普通的技能,但是很多人不太会。本文给大家简单介绍怎么把一个会开好。
01 会议必须解决问题
一定要明确,会议不是拿来讨论问题的,会议必须拿来解决问题。
如果你有了解决方案,希望大家表达意见可以开,方案确定以后要通知大家也可以开,除此之外不需要开会。开会是达成共识,而不是讨论问题,因为开会讨论问题不会有结果。
因此,会议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而且所有围绕这个主题的资料要提前准备,没有准备的会议就不要开,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
如果这个方法论不做好的话,公司的整个效率都会低下。会议的工作方法决定公司两件事情,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品质。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就由会议方法论决定,一定不要小看这个会议的方法论。
02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主持
开会谁来做主持人?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负责人来做主持人,因为只有他才会想尽办法让这个会议有结果。如果不是对这个问题负责的人来主持,他就按流程把会议主持完,但是他绝对不关心会议的结果。这在方法论上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很多公司开会很喜欢让老板来主持,我建议除了战略会之外,老板都不要主持,因为只有战略会是老板的责任,其他会都是别人的责任,应该让别人去做。比如说产品会、经营会,其实都不需要老板主持,就应该是那个主负责人去主持。
03 明确4个时间
会议的所有时间要约定下来,这包括4个时间:
1.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2.发言的时间。
3.与会者决议达成共识的时间。
4.行动方案确认的时间。我最怕大家开工作会议就是只出一个决定,这样远远不够,一定要把行动方案也确定下来,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要确定下来。
还有一个特别请大家注意的,一个有效的会议建议不要超过30分钟,最长就是40分钟。很多公司最喜欢开的都是几个小时的会,只有什么时候开那么长的会议?一个是战略会议,战略会议一般会封闭两三天,另一个就是半年度会议或者是年度会议。除此之外,日常会议都不要超过40分钟。
为什么要这么短?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来开会的人基本上都在重要岗位,开得越长,公司的成本越高。第二个原因就是解决问题的会议跟时间长度没关系,跟前期准备有关系。前期准备得越充分,会议效率就会越高,所以日常会议一定要短。
04 开会的核心是谈行动方案
开会的目的是要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开会的核心主要是谈行动方案,不是谈观点,也不是谈问题。
05 会议要得出结论
会议开完了,一定要下结论。如果议而不决,甚至经常无法把会议进行下去,经常跑题,经常争论并坚持各自的见解,恐怕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决策了。我建议大家调整成这个样子:日常会议开完,大家都清楚要做什么,然后就去做了。
06 关于顾客价值的会议
当我与企业的管理者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建议他们可以做一件事,在公司中开三组会议:
第一组,和核心管理层开会,回答我们公司创造的顾客价值是什么?
第二组,和做产品研发的人开会,问他们,做产品研发时,你觉得公司的顾客价值是什么?
第三组,和销售人员开会,问他们在做市场时怎么介绍我们公司创造的顾客价值?
为什么要开这三组会?因为我们在经营中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整个公司传递的顾客价值不一致。决策层认为公司最核心的价值是这个,研发人员在设计产品时对核心价值的理解是另外一个,销售人员传出去的核心价值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做过300家企业的调研,发现顾客价值在内部传递都有非常大的偏差,更别提到消费端了。当这个偏差非常大时,内部的损耗就会非常大,在经营上就会出很大的问题。
很多公司都没有关于整个公司价值讨论的会议,几乎全部开的是管理会议,开会讨论最多的是:预算有没有完成?完不成的原因是什么?下个月打算做什么?做到的原因是什么?下个月再开会分析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就这样一直开到 12 月。这其实就是损耗,对经营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我建议公司应该先开这三组关于顾客价值的会议,开这次会要让全公司上下对于顾客价值的认知保持一致,如果对顾客价值的认知不保持一致,企业的损耗就会非常厉害。(本文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Excel小技巧】按颜色求和,学会这4招,走遍天下都不怕!按颜色求和,学会这4招,走遍天下都不怕!=sum(C2,C4,C6,C8) =C2+C4+C6+C8 =SUMIF(D:D,1,C:C) =SUM(我的名称 1) =GET.CELL(63,Sheet1!C2) =我的名称 2 =SUMIF(D:D,我的名称 2,C:C) =GET.CELL(63,Sheet1!C2)+NOW()*0 =颜色求和(C2:C9,E1) 以下是代码,供大家复制使用!
Function 颜色求和(rng1 As Range, rng2 As Range)
Dim r As Range, s As Double
'请选择你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
Set rng1 = Intersect(ActiveSheet.UsedRange, rng1)
For Each r In rng1
'如果目标单元格与第二参数单元格的填充色相同,就进行累加。
If r.Interior.Color = rng2.Interior.Color Then
s = s + r.Value
End If
Next
颜色求和 = s
End Function
-- The End--
|
【新基建】为什么“新基建”的机会还在大城市?
为什么“新基建”的机会还在大城市?
进入2020年以来,“新基建”成为网络热词。
不同于传统的修桥造路等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建设,“新基建”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不仅上升到了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同时也是全球各国正在努力争夺的战略高地。
在此背景下,国内多个省市已经开始加速“新基建”建设,譬如北京、上海、江苏、广州、福建等等。
那么在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浪潮的大背景下,城市的发展路径是否会发生改变?城市群该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呢?
授课老师|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大国大城》作者
城市群和人口空间分
“城市群”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城市和城市之间是有联系的,并不是一个个孤岛。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
如图所示,我们用全国的货车大数据来分析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图中的每一条线段,都代表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货车往来。
大家知道,货车承担了我国总货运中90%的运量,所以说货车数据是反映城市联系的一个非常好的来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基本上都集中在红色的“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右侧。
这张图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城市与城市之间货车联系的紧密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已经开始呈现网络状的分布。基本上以一些区域的城市中心为核心,一些城市群开始出现,最强大的城市群就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周围。
结合客车的大数据来看,同样也呈现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且开始出现网络状的分布。
如果进行颜色深浅处理,可以看出图中还有一些颜色比较浅或者空白的地方,这些地方距离任何一个城市群都比较远,且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的人口流出地;而颜色较浓的地方表示它是一个中心城市周围的地方,将成为人口的流入地。
可以看到,武汉周围、长沙周围、西部的西安、重庆、成都都形成了一个个中心城市向外发散的网络状城市群的状态。这种人口的空间分布,对于我们理解未来投资方向和空间选择有极大的影响。
以上是从车流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分布,接下来我们把中国地级市经济规模数据从大到小往下排,一直排到这些城市经济规模的总和占全国GDP的50%为止,得出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经济规模大的城市分布都集中在沿海地带,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城市群;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能够进入GDP排名前50 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一些省会级大城市的附近。
我们再来看一下人口的分布状态,把每个城市的人口按照最高的往下排,一直排到总人口占全国人口50%为止,可以得出下图:
把这张图和上边的GDP那张图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两点:
其一,GDP的空间分布比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集中,这意味着,随着户籍制度或其他制度的改革,如果未来我国人口流动变得越来越自由,那么,人口将向经济集中的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地区进行流动。
其二,虽然我国经济向南方集中,但人口的分布却大量集中在北方,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这些省份,人口特别多。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一个实打实的农业社会,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大量的重工业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南方的经济相对北方发达一些,但国内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并没有跟上经济空间的格局变化。
如果未来有变化,也还是人口向沿海地区、大城市周围集中。哪怕中国今天仍然存在户籍制度,对人口有制约,但这个人口流动的趋势已经出现了。
上图是利用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地区常住人口减去户籍人口的图。红色代表这个地方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是一个人口流入地;蓝色代表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是人口流出地。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流动的方向确实是向沿海地区、大城市周围聚集,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由此基本上可以确定,沿海地区很重要。那你可能会问,但这个重要性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中国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呢?
这张图是我去年在一个研究里看到的,清楚地展示着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横轴是“到大港口的距离”,也就是度量中国每一个地级市到沿海三大港口(京津冀的天津、华东地区的上海、华南地区的深圳和香港)之间的距离,取其中最短的一个;纵轴是这个地级市的GDP规模。从中我们可以获取这两点信息:
其一,越靠近港口的地区,GDP规模越大;越远离港口的地区,GDP规模越小;
其二,图片右上方有一个“R的平方”,接近40%。在统计学上,它仅是一个变量,表示一个城市到沿海大港口的距离,这个变量可以解释中国城市和城市之间GDP规模差异的40%。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因为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参与国际的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而北方地区,要么是缺大江大河没有内河航运能力,要么是有内河航运能力但在冬天河道会结冰,比如天津的很多海港冬天会结冰。
这样一来,从发展制造业以及连带的服务业来看,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港口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到大港口的距离”这个变量可以解释中国城市和城市之间GDP差异的40%。
此外,上边所讲的GDP规模差异,也会反映在人均水平上。下图反映了到大港口的距离和城市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人均GDP的差异有20.4%是因为地理的变量。
如果观察人口流入,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横轴是到大港口的距离,纵轴是人口净流入数量。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靠港口越近,人口净流入量越多;而到了距离大港口5004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口基本上没什么增长,或者是负增长。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未来的人口和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结构非常重要。
刚刚说的是到港口的距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到大城市的距离。
中国目前已经定义了9个国家级的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这张图的横轴是到大城市的距离,纵轴是这个城市的GDP规模,到大城市的距离这一个变量,可以解释中国的城市和城市之间GDP差异的25%。所以说,如果想要理解中国城市群的分布以及未来的人口空间分布的话,就要注意到沿海大港口的距离和到核心大城市的距离。
在这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我开始去预测中国未来的人口空间分布,其理论基础就是“距离沿海大港口和大城市的距离仍然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离港口和大城市近的地方有更好的经济增长条件,能够更好的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从而吸引人口流入。
上面这张图是2035年中国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图,图中的圆圈代表当地的人口数量,圆圈越大,人口将会越多;圆圈越小,人口将会越少。可以看出,人最多的地方首先是北京、天津、上海周围;其次是广州、深圳周围;然后是重庆、成都;接着是武汉、郑州、西安;其它地方基本上人口差距越拉越大,会进一步在空间上集中到刚才所讲到的“围绕国家级中心城市周围的城市群”里面。
如果把城市按照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分成两类,可以发现其分布与前边车流大数据所形成的城市网络基本上完全一致。
这意味着,今天人多的地方,未来人将会更多;而今天人少的地方,未来人将会更少。
疫情会改变城市发展的路径吗?
“新基建”涉及到很多IT数字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会担心这样一个问题:疫情之后,包括技术的一些发展,会不会改变城市发展的路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问一下自己,看大家是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
1.如果你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你会更多消费服务还是更少消费服务?
2.如果你更多消费服务,你对于所消费服务的质量以及多样性,是否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想,很多人会回答说有了高收入后会更多的消费服务,且会更追求消费的质量和多样性。这是人性的自然追求。
那么,服务业有什么特点呢?不可运输、不可储藏。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疫情之下,很多服务业通过网络运输。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的服务业是需要面对面来完成的。
回到“疫情之后,包括技术的一些发展,会不会改变城市发展的路径?”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是:不会。
服务业具有不可运输、不可储藏的特点,所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生产服务业的成本。当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时,人类社会怎么去解决伴随着服务业比重提高而上升的生产和消费成本呢?
其实这里边有三个趋势:其一,农村人口进城;其二,人口从小城市往大城市走;其三,在大城市内部,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
出现这样的人口空间分布变化,是因为人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只要人性不变,收入水平提高以后,人们会有更多的服务消费,宏观上服务业的占比会更高。也就是说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讲的“未来人口向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集中”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这里可能会有人问,服务业发展了,那港口还需要吗?
很多人认为港口都是用来运货的,其实并非如此。如今全世界强大的城市几乎无一例外在历史上都是海港,或者至少是河港,譬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芝加哥等,它们在制造业发展阶段都是港口城市,虽然在服务业经济发达后已经不做港口了,但它们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这是为什么呢?我总结里面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集聚效应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
第二,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在制造业发展阶段,这些港口已经积累了人才、资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虽然今天这些国家已经不大力发展制造业了,但是刚才讲的几个城市发展的条件仍然集中在这些历史上曾经强大的港口城市;
第三,服务业是服务于产业和人的。哪里有产业,哪里有人,服务业就在哪里。而服务业由于前面讲到的不可运输性,一定要接近产业和人。
如果问中国哪里有产业,哪里有人,你就会明白,制造业驱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会带来两个服务业的需求:一是制造业所需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二是人带来的消费性服务业需求。
这两个需求又必须靠近产业、靠近人。人和产业聚集在哪里呢?大港口、大城市附近。
有人说,现在技术变换了,会影响这个趋势吗?
是的,技术确实变换了。信息技术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可以在线上办公,但你觉得线上办公的效果好吗?
我做了一个调研,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本来就是大比例在线上办公的,影响不大。而那些原本不在线上办公,突然转线上的人是会有影响的。有人告诉我,受春节、疫情的影响,他在家的生产效率只有60%-80%的水平;有人说线上办公容易产生误会,需要频繁的解释,线上开会的讨论效率低于面对面的沟通;有人说线上办公协调性差,有些提供支持的同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掉线了,结果导致整个团队的协调也出现问题。还有,比如孩子在家上网课,打扰工作,等等。
当然,线上办公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特别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通勤的时间被大幅减少。另外,线上办公很少受他人打扰,可以在家里专心做一件事。
以上这些仅是调研结果。那么,线上工作与线下工作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其一,线上活动一对多容易,多对多比较困难。比如说,直播授课就是一对多的活动,一人讲、多人听,这样的方式授课比较容易;如果换成多对多的线下授课,几百位听众坐在那里,时不时举手提问,这种形式授课会很困难。
其二,线上授课互动性差。一位讲师对着镜头讲,看直播的听众有没有听懂、同不同意讲师的观点,这些讲师完全不清楚;线下授课与之相反,听众可以随时和讲师进行互动,讨论问题。
其三,线上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比如IT公司的线上工作,员工在家里到底是在工作还是睡觉或者谈恋爱,管理者完全不清楚。在线下工作的话,员工集中在一个大的办公场所中,方便管理者实时监督。
其四,线上办公大大减少了员工之间思想碰撞的机会。很多IT公司附近都有咖啡厅、饮料机、餐厅等工作活动空间,就是方便员工见面,因为员工见面时的交流往往会碰撞出很多利于工作的灵感火花;而在线上办公很难有这样的思想碰撞。
其五,社会交往的意义减弱。员工之间的交往过程会产生相互的信任感,有利于工作合作的顺利开展,这也是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团建及企业文化的原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组织间的协调成本;但是如果将所有活动都转到线上,人和人之间交往少了,就会变得陌生,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可能有的人这时候会疑惑: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不会对城市密度起到削减作用?
我认为不会。理由有四点:
首先,线上活动对于线下面对面的取代是有限的。以大学为例,疫情期间为了维持教学,很多学校组织了一些线上的学术活动,五一之后疫情还没有恢复正常,就又组织了两三期学术活动,结果发现坚持不下去了。这是因为刚开始搞几场有新鲜感,学生有激情,但搞得多了会发现现场没有互动,最后效果不太好。
其次,每个人一天24小时,扣除8小时的休息时间,还剩16个小时,当一些活动被线上取代时,比如原本线下的购物现在变成网购,那么你省下来的时间更多是做线上活动还是线下活动?应该是线下活动。因为只要大多数服务业是需要面对面交流的,那么你省下来的时间,其实会产生更多的线下活动的需求。
第三,对于个人生活来讲,你仅仅是利用了线上服务的便利性,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更加便利的线上活动会成为别人线下工作的机会。比如,滴滴在给我们带来很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动了大量滴滴司机的就业,这次疫情结束以后,由于经济对于就业的影响,滴滴注册的司机数量成倍增长,快递、外卖行业也是同样情况。
第四,信息产业是一个需要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行业,而这个行业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需要人和人之间见面,所以那些IT大公司大都集中在大城市。为什么呢?因为大城市人群的收入水平比较高,有大量消费型服务业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在哪里能够满足?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在哪里能满足?在大城市。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太相信“信息技术会削减城市密度”。
服务业大发展以后,会带来城市化。
上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和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差异,红线是城市,蓝线是农村。
这张图反映的是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右上角的城市化水平高,服务业比重高;左下角的城市化水平低,服务业比重低。
要注意的是图中的圆圈,这个圆圈代表中国。中国不论是跟发展中国家比(红色),还是跟OECD国家(蓝色)比,在同样的城市化水平之下,中国的服务业占比都是偏低的。
如图所示,如果把城市分成大城市、小城市,有左右两种分法。两种分法之下都是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服务业的占比会更高一点。
再来看人口密度,横轴是人口密度,纵轴是服务业占比,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高,服务业占比越大。
如果把中国放到国际中比较,横轴是人均GDP,纵轴是服务业的占比,左边是GDP的占比,右边是就业的占比。图中蓝色的线表示样本中其它国家走过的道路,下面红色的三角是中国,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总体上服务业占比在提高,但跟其它国家所走过的那个蓝色线路相比,我们始终是偏离的。
所以说,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首先要补课,补到跟别的国家一样;然后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和服务业的水平。
都市圈
讲城市群,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都市圈。
什么是都市圈?都市圈就是在城市群内部,以核心大城市为中心,以轨道交通紧密连接周边中小城市的日通勤圈。
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我们把中国城市的都市圈称之为“太阳系”,就是左边的图,中间有一个大圆圈,相当于中心城区;四周布局一些小圆圈,有点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卫星城的模式;中间断开的是绿地或者是农田。
发达国家的都市圈可以称之为“八爪鱼”,如图所示,中间这个中心城市跟周边的其它小城市通过红线表示的轨道交通或者高速公路,紧密联结在一起。
以东京为例,整个都市圈的蔓延可以达到50公里甚至80公里的半径,一直到左边的山才停下来。
中国的城市群内部真正大的空间在什么地方?在核心大城市周围。以上海为例,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上海的中心城区到青浦、嘉定再到昆山,中间有大量的绿地和农田空在那里。
5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在东京,50公里到80公里还是城市;但是上海中心向外50公里就已经到了昆山,80公里就已经到苏州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远远没有达到连片发展的状态。
如果按照人口密度来展示,可以看出,东京都市圈人口密度梯度从中间高密度的中心城区开始,沿着轨道交通伸展出去,也状似八爪鱼。
上图是我们的研究团队用大数据做出来的上海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左边是白天人口分布,右边是夜间人口分布;中间一片红显示人口密度极高,然后周边点状分布的几个地方人口密度也高一点;其它地方到晚上就黑糊糊的了,这里面有大量的投资建设的余地。
最近在上海有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上海人口太多了。
其实,上海人口并不多。如果我们把一个可比的范围拎出来,比如上海的中心城市,跟东京比,面积是差不多的。上海中心城区人口1200万,东京为1300万;而上海的行政范围为6100平方公里,但东京就找不到一个能跟上海的行政范围可以比照的对象。
如果对比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人口是3700万,而到了上海“都市圈”,3000万人。上海“都市圈”我打了个引号,因为上海周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都市圈。
这3000万人还是将上海周边紧邻的昆山、太仓、嘉兴,甚至长江对岸的南通、启东都放进来。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对比之下,上海人口多吗?上海“都市圈”人口多吗?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对比的要素——土地。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指标叫“土地开发强度”,指在一块管辖面积范围之内,有多少比重的土地已经开发为城市的建设用地。
在上海的规划中,这个比重已经达到48%,远远超过东京。但要注意,上海的行政管辖边界的面积远远小于都市圈的面积,如此一来,其实可比的对象还是应该在都市圈的范围。
如图所示,在东京周围大量是山地的情况下,东京都市圈的开发强度都达到了33%;而上海在周围大都是平原的情况下,土地开发强度还不到30%。
上海最近两年有两个国家级的任务要完成:一是打造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二是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包含上海青浦、嘉兴、吴江等。
临港有800平方公里土地,目前已得到开发允许的是100平方公里,剩余的700平方公里是什么?是农田。青浦也有大量农田。
所以说,我国都市圈范围之内的土地开发强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而这也引出都市圈建设的一个矛盾激化点——郊区突围。
我们看一下东京圈和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状况:
有种说法叫“上海是全世界轨道交通里程最长的城市”。但实际上,中国对城市的定义跟其它国家对城市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中国对城市定义是从管辖范围来确定的,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定义的话,上海的每一个区都是一个城市的概念。
也就是说,上海是全世界轨道交通里程最长的城市,相当于把上海跟别的国家几十个城市比较,这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角度再来看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轨道分布:50公里已经到了昆山,80公里已经到了苏州。
明白了这些,你才能知道接下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在哪里。
“新基建”背景下的城市
“新基建”如今成为新风口,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你去到网上去搜,网上会告诉你“新基建”有七个重点:5G的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但是在经济学上,只用三个字就描述了“新基建”的应用场景:“跟人走”。
有人可能会有质疑,这个大数据中心不是设到贵州去了吗?是的,但设在贵州的大数据中心只是一个数据的仓库而已,运用大数据的人在哪里?大数据公司在哪里?高科技公司在哪里?滴滴、拼多多、B站在哪里?这些都在跟人走。
“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没有一个可以脱离“人”这个要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技术不会导致城市密度的削减和城市重要性的下降。
这两天的两会的报告中有提到“两新一重”,“两新”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一重”是指重大工程建设。
因为“新基建”战略被提出,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在加大投入。如果你的项目正好落在“新基建”的七大方面中,你也可以去争取项目。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不具备发展这些行业的条件,建议大家头脑要冷静一点。因为一旦进入这些行业,要跟在北京、上海、深圳的企业是要去竞争,可能没有优势。
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城市群的发展有一些规律,其中一定要注意三个距离:一是到大港口的距离;二是到大城市的距离;三是城市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密度。
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将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和以其它区域型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型城市群,这个基本上已成定向,不会有大的改变。
在这样大的区域之下,如果我们进一步缩小,会出现“中心城市大型化”,即少数大城市与周边连片发展为都市圈的趋势。
明白了这些后,我们来看一下“新基建”下产业的投资方向和领域:
第一,城市群和都市圈,尤其是都市圈内部,是未来投资的新兴空间。我把它称之为“两新一重是个空间问题”,在都市圈范围之内,或者说围绕着中心城市在50公里到80公里范围之内的地方,我把它称之为叫“郊区突围”。
第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用轨道交通把中心城市和周边其它城市连接起来。但是要注意的是,只有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及其周围,需要网状的紧密连接的轨道交通,其它地方不要乱搞,尤其是人口流出地不需要这些东西。只有人口流入地,随着中心城市的扩张,需要在都市圈范围之内建设轨道交通。
第三,大量住房投资和建设将出现在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周围。如果你看到中国的住房问题是人口流入的地方住房短缺的话,那么就要注意,在人口流入的地方增加投资,做结构性的住房政策。这样在增加投资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的需求,在房价高的地方增加供应来缓解房价上涨趋势。
第四,增加教育和医疗的投资。我们原来的传统公共服务是跟户籍人口挂钩的,接下来户籍制度改革里公共服务要跟常住人口挂钩,所以说,教育和医疗将成为新兴的增长点,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间。如果不出意外,“十四五”期间会出台十二年义务教育,有人把它称之为“免费教育”。
现在在北京、上海等地,初中和小学都是有条件地向外地人放开的,但是高中基本上不对外地人放开。一旦十二年义务教育出台,未来这里面有多少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投资空间?医疗服务也是一样的道理。
第五,补短板。补什么短板?公共卫生。此次疫情给大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冲击及挑战,但是要注意的是,恰恰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大城市存在的风险,所以接下来一定会在人口继续增长的过程中加大对于公共卫生的投入。
关于“新基建”,人们最能感知到的是来自国家政策的定调和推动,以及基于技术对固有产业进行数字化的升级改造。
不可否认,“新基建”的七大方面会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它重要,但是不能夸大。它反映出了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一些前沿领域,特别是技术创新领域,尤其是中国要想在下一波的技术发展里占领一个领先地位,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
-- THE END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商业洞察】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有窄门思维?
【商业洞察】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有窄门思维?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选择开始简单的事情。虽然开始是“宽门”,但会发现,到后面竞争者挤满了道路,越来越难。 而另一些人,会选择开始很难的事情,虽然开始是“窄门”,看上去荆棘密布,但一旦披荆斩棘跨过去,海阔天空。 但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全程好走的路,哪里有一路“宽门”? 差别只是,高手心中装着更大的格局,哪怕舍弃1000万的利润分出去,也在所不惜。 他们不是不在乎钱,而是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资源、技能、优势,一切皆可积累。 顶尖高手,总是选择“窄门”。
1.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在进化岛社群,我曾经分享过自己的创业历程: 2013年5月,我成立了一家叫“润米咨询”的小破公司,开始创业。 这家小破公司,老板、员工、行政、人事、财务、保安、阿姨加在一起,就我1个人。 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其实,我也不需要办公室。1个人需要什么办公室? 我每天去社区图书馆上班。直到和老头老太太们共事了个把月之后,我才招到了第1个员工。 这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一个人随便往哪儿塞都行,可2个人怎么办呢? 还好,我朋友多啊。一位朋友说,我这里多张桌子,你先来挤挤呗。 后面几个月,一家创业公司,就嵌在了另一家创业公司体内成长,不断寻找着裂缝里光照进来的方向。 几个月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我把咬碎的牙换成钢镚儿,一分一分地贴在墙上,装修成了“润米咨询”最早的样子。 这就是“创业”。 润米咨询拥有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共同特征: “穷”。 即便很穷,却从不上门主动推销自己,公司甚至也没有前台电话。 我们不愿意拿着“扩音器”主动呼唤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人。 如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我们自己还不行。 初创公司缺人、缺钱、缺资源、缺方向、缺机会,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公司一定要开在5A级写字楼里才能证明有实力吗?才能招到优秀的员工吗? 自己没资源、没背景、没关系,真的就无法战胜有资源、有背景、有关系的创业者吗?
(图片来源:微博) 把辛苦挣的钱花在“面子”上的,产品势能不足的,才需要营销补,渠道补,都补不了的,最后只好陪客户喝酒、吃饭、搞关系,但还是卖不出去。 喝酒、吃饭、搞关系都卖不出去的东西,互联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成长而言,最难的事,是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慢慢积累起来,需要对用户持续稳定的创造独特的价值, 构建很深的竞争壁垒。 金杯银杯,不如用户们的口碑。 资源背景,不如自身能力过硬。 累积自己的势能,从万仞之巅推下千钧之石。 吃积累的苦,走最远的路,进最难的门。 那些走“宽门”,靠权钱交易,依托背景、资源、关系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 那些走“窄门”,靠能力积累,产品打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路会越走越宽。
2.做企业比的是踏实做事,聪明人下笨功夫 晨兴资本的刘芹,作为小米最早投资人,在小米上市时依然持有17%小米股份,他一战成名。当然,他投中的公司远远不止小米,还有快手,keep等等。 作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他曾经对某公司创始人说道: 你缺钱,我投给你,但你能不能答应我,在未来几年之内,不碰金融。 做金融没赚到钱,团队会元气大伤; 赚到了钱,团队会再也没兴趣艰苦创业,元气更伤。 你可能很疑惑,这是为什么? 在金融领域赚到钱,那也是本事,说明创业者很聪明啊! 但是,聪明,对于创业者来说,往往不是好事。
---
这些年,创业风口论盛行,时不时就出来一个几年几十亿美金,恨不得今天有个互联网创业模式,明天获得投资,后天就IPO,大后天就推向全球。 太急了。太急了。太急了。 太多人以快为好,喜欢大而耀眼的事物,喜欢“面子”上的东西。 不停地追逐风口,不能把全部精力用于踏实做事,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他们就像在爬一座山,每次爬到一半,就下来再换一座山爬。 不断地换来换去,不断寻找风口,如果没有暴富,他们就再换一次。 如果你问,你想成为小米,还是华为? 很多企业会慎重地思考一下,选一个。 你说,那从现在开始,像雷军一样积累20年,任正非一样奋斗30年。 很多人会问:有别的办法吗? 很多人想要的,只是小米和华为的成功。不是他们的能力,更不是他们一样的付出。 那些最后取得一些成绩的人,并不是说多么聪明,可能是用时间去换空间,滴水穿石,聚沙成塔。 选择对了一座山,选择了一扇“窄门”,把一件事坚持做到极致,坚持爬了下去。 唐太宗在《帝范》里说道: 取乎法上,仅得为中。 《孙子兵法》里有更详尽的解释: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求其中,求其下,走捷径,逃避思考,是人性。主动选择窄门的,永远是少数人。 然而,做企业,比的是慢、是笨、是扎实,是聪明人下笨功夫。 成千上万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人才,但只有极小数的人能够成为幸运儿。 喜欢追逐风口的人,会主动选择易走的宽门,因为不易走的路,往往没有任何捷径。 喜欢下笨功夫的人,会主动选择难走的窄门,因为容易走的路,最后往往是绝路。
3.谁才是傻子? 关于”窄门思维”,任正非先生打过这样一个比方:
在这期间,中国曾经出现过疯狂投资股市的狂潮,曾经出现过地产热。 一批又一批的企业从中受益,成了著名的房地产企业; 一批又一批的人在股市中获得巨额财富,成了人人羡慕的富翁。 当别人告诉他投资股市可以挣大钱时,他笑着说钱不是最重要的。 人们纷纷嘲笑任正非是一个不懂得变通的“傻子”,但他愿意做这样的“傻子”,而且也号召全体员工都要做“傻子”。 如果三心二意,没有强大的定力,那么最终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尽管有很多企业在金融、股市和房地产上获得了成功。 但多数人则经历了惨痛的失败,毕竟一个缺乏恒心和定力的企业很难走长远的路。 如果选择容易的“宽门”,进的人就多,就会造成过剩。 所以,不要去做谁都想做、谁都能做的事情。 只有去挑战大家认为很有难度的事情,才能从中找到生存之路。 坚持“窄门思维”,就是坚持做正确,但是难的事情。 这条道路非常宽敞,几乎没有人,因为太难。 但是恰恰是因为难,你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者,而是客户的需求。
---
向上的路通常是艰辛的、甚至是孤独的 。 我经常对团队的成员说: 摆在我们面前,供我们选择的,通常并不是“成功的路”,和“失败的路”。 这样的选择并不困难,我们都会选择“成功的路”。 困难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通常是“成功的路”,和“容易的路”。 容易的路,总是那么诱人,那么驾轻就熟,那么舒适。 以至于,为了选择“容易的路”,我们会告诉自己: 也许,这条路也通向成功呢? 选择容易的路,甚至会让你就像吸毒一样,慢慢上瘾。 你一旦给自己找到逻辑自洽的理由,获得了认知协调,就会越来越依赖,最后无法逃离。 当你觉得选择的路很艰难,很累,很难受的时候。说明你可能在成长,你在走上坡路。 当你觉得选择的路很容易,很爽,很舒服的时候。说明你可能在逃避,你在走下坡路。
最后的话
在创业道路上,会经常面临很多诱惑,冒出很多赚快钱的机会和所谓的合作机会。 比如比特币、金融…… 如果选择赚快钱,你便被欲望吞噬了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时间本来是用来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壁垒的。 所以,赚快钱犹如吸毒。 在核心价值以外赚的快感越多、越快,失去的也就越多、越快。 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并不是某一刻的快感,而是每一步的积累和克制。 顶尖高手,都是窄门思维的践行者。 顶尖高手,比的是慢、是笨、是扎实,是聪明人下笨功夫。 当你选择窄门,踏实做事,为社会、用户创造价值时,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 THE EN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职场精选】每一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的打怪升级之路每一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的打怪升级之路
一、随时做好准备
所以虽然我们一直期待岁月静好,但是人这一辈子,总要遭遇几次经济周期的大动荡,经历几次下岗、裁员、经济下行以及产业转型。
不要随意沉浸在环境平稳、可以偷懒的氛围中,我们应该学会,为不期而遇的经济周期做好准备。比如现在。
90后的成长环境一直比较顺遂,商业浪潮一路高涨,GDP增长居高不下,好像生来世界就是应该大跨步向前,发展得如此理所当然,直到忽然间,经济停摆,危机扑面。
年少无知抖机灵的时候,傻得自己都难以直视……
这个时候,平时偷的懒就成了你泯然众人、随时可以被替代的根源,而专业化,则成了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二、走向专业化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进入职场,打怪升级成长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和专家,一般需要经历这五个时期。
探索期:从学校到职场,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还没有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领域和方向,只能进行不断尝试。
新手期:无论主动或被动,基本确定职业目标,但是在这个领域的实践和学习都属于初始状态,需要有人给他分配某项任务、活动,并要求他完成,他也会参与项目的某一部分。具体解决问题时主要依赖规则和指引。
胜任期:在这个阶段,虽然效率不高,完成的质量一般,但是他能够完成大部分比较常规的活动、项目和任务。遇到困难,经过学习和请教,也能够完成。
高手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不仅能够按要求高效完成简单常规的任务,还能完成复杂困难的任务。对他们负责的工作能够得心应手,积累了许多模式和套路,形成工作中的直觉,很多任务和工作可以自动化地实现。
专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对常见工作都有自己的模式和套路,形成工作的自然反应。他们对职责内的工作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并且可以从更大的背景下思考自己的工作,知道自己的范围和限制在哪里。
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替”整个行业和领域思考和实践,能够创新出系统化的方法论,解决新的、更复杂和宏大的问题。
虽然高手期和专家期更加诧叱风云,但是很多人穷其一生,只能达到胜任的程度。
为什么呢?
第一,被动成长。
想想看,我们刚入职场,总是战战兢兢。
新手期时,有师傅和领导分配一些具体工作,通常是一个具体项目的一个部分。譬如,市场专员,会在某个大型市场活动的方案确定后,被分配联系嘉宾或记者;程序员可能被要求去做某个功能或函数的编码。
这个阶段,大部分人可能搞不清楚整个任务的全貌是什么,能够完成自己这部分就很有成就感了。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经验积累的增多,新手成老手,就有机会去负责整个项目。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去完成某项活动,而是去设计任务和项目的实现方式、方法和方案。
前期工作都是被动的,被各种活动、任务、项目赶着走:为了完成KPI、为了不掉链子、为了让别人看到而努力奋斗。这个被动成长中,每个人都得以发展。
从新手期到胜任期,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大部分人如果工作时间够长,都能主动或被动地达到自己工作环境的要求,成为一个能够完成核心工作的人。
同时,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就达到这个程度,无论这个人是35岁,还是55岁。
第二,没了动力。
当胜任之后,通常没了动力:反正任务总能完成,干好干坏别人也看不出来,老板也不给涨工资,差不多就行了。
由于欠缺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和机会,所以在工作上以完成任务和要求为己任,很少进一步去提升和发展。或者虽然有提升的想法,但很少有机会去真正实施。
三、你和高手之间的距离
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缺了动力,忘了危机,直到经济发展再次进入周期性动荡,或者遭遇中年危机。
在描述高手的时候,有一个通用的说法叫做:“花半秒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来自电影《教父》。
我初见这句话时也惊为天人,谁知当时身边总没有这样的人存在,也就慢慢淡忘了。等到再想起时,可能已经又虚度了不知多长时间。
那些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些与我们不同的特质。
特征1:他们有一个领域,有自己的认知界限。
他们都有明确的方向和领域,没有什么都懂的专家。有自己的领域,也就意味着知道自己所知的界限,对未知保持好奇与敬畏。
特征2:在自己的领域内,积累大量知识,并保持深刻而全面的洞见,能够创造新知识。
他们的知识是成体系化的,既有概念、系统,还包括很多方法论、操作流程,和实践经验。可以让他们在任何情境下取用自如。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在他们的系统中找到合适的位子。
比如这几个月走红的张文宏教授,总是和金句划等号。有人曾问他那些“金句”是不是事前准备好的,他笑着说没有实现策划。因为有扎实的基础,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可以在自己的系统中找到答案,金句才会脱口而出。
特征3:具备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
特征4:保持好奇心,并承认自己的不足。
学习是他们的爱好,而学习得越深入,越知道自己的知识适用范围在哪儿,哪些是不了解的。对自己拿不准的东西,直说不知道,而不是妄加猜想。
特征5:有自己的立场。
他们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看法客观而稳定,不会因为利益而去说假话。当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一般都经过深思熟虑,如果没有想清楚,也会坦诚地说出来。
现在很多专家被调侃为“砖家”“叫兽”,就是因为一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指手画脚,对知识没有敬畏之心,才闹出很多笑话。
四、高手也有学习方法
其实,成为高手的过程,一点也不精彩,甚至是无趣、无聊和无望的。那些波澜壮阔、指点江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过程之后。
那么,成为高手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基于自己所处的阶段,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
从探索、新手、胜任,到高手、专家,不同阶段的人需要学习、借鉴的知识内容是不一样的。
当你对一件事情没有初步了解时,很难有判断力(探索期和新手期)。社会在变,但都是围绕着基本逻辑和规则在变,在大部分领域和专业内,都存在基本框架和架构,所以新手期之前,建议少读非经典内容,而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经典的、被验证过的内容上。
比如说,经济学绕不开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管理学绕不开泰勒和德鲁克,投资绕不开巴菲特和芒格,互联网绕不开《第三次浪潮》等等。
对于你不够熟悉的领域,最普遍的教科书可能比销售榜上的畅销书更有帮助,也比你听一些大咖讲座更有价值,有了这些相对客观的内容打底,再去看各种说法时,就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然后通过实践将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
在胜任期以后,就可以去看各种观点,但切记,这些内容最大的作用是启发自己,而不要把这些当作根本。
还要保持批判思维,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多进行对比和验证,而非直接相信。
对于自己的行业标杆或偶像,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要盲从。真正有水平的人更愿意与能和自己交流思想的人沟通。
对于高手而言,要紧盯用户进行研究,了解他们的需求,找到自己能够帮助他们的点。他们是不是认可你的价值,是否愿意为此付费,这个市场有多大,需要如何去创新,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在解决用户需求和问题的过程中,别人的说法只能作为参考,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知道哪个更靠谱。
其次,基于知识的质量,也有不同的学习途径。
第一,体系化内容,譬如教科书。
这是前人结构化和体系化的知识传承方式,对于刚进入一个领域的新人,建议大家多看看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从而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框架。
第二,严肃内容,譬如论文、专业的调查报告。
既是不是做科研的人,如果希望有所成就,也应该看看领域内的论文和专业期刊上的文章,哪怕只是看看摘要。
尤其在自己具备了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后,更应该常常关注本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动态。
比如,麦肯锡持续发布关于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报告,从最新的《2020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行为的持续分化。人民银行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从中可看出企业总体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状况、市场需求、资金状况等等。
Cision近期发布了《2020全球媒体调查报告》,吴晓波频道也持续发布新中产的调查报告,还有关于互联网创业群体的调查报告、关于人力资源的调查报告等等。
各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年度盘点,这些报告是我们了解社会变化、市场动态、行业探索的有效渠道。
第三, 通俗文章、碎片化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出现在期刊、网站、APP上,但内容质量层次不齐,需要具备较高的鉴别能力和水准。
水平高的人可以一眼看出内容质量,去粗取精,但对于新手则困难一些。
第四,实践中学习。
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是成年人最主要的时间和学习方法。你可以发现,最终成为高手的人,一般都是解决了大量艰难的问题,在毫无头绪、工期很紧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并追求完美。
第五,跟人学习。
学习能力强的人,十分擅长看到别人的长处。当你有了一定基础后,就需要高人指点。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当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强的人。也许有一天,学生会变成自己老师的老师——这是常常会有的——但是人在壮大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导。”
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只有掌握了某个领域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时,高手的指点才是有用的,否则,人家所说所讲,你只觉得太有道理太厉害,但过后并没有什么作用。
本质上学习还是要靠自己,高手将的情景你能理解,有价值的指点能够落地,才有效果。
最后,如何保持自己的动力呢?
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唯一一个3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记者。他给大家的建议是:
第一,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新移民”,做无药可救的乐观主义者,永远不要停止进步。
第二,做一个工匠,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你的产品上,充满自豪。
第三, 同时有企业家精神,永不满足,永远的beta(测试)版,好奇心、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真正有追求的人,不怕竞争的人多,因为不用你打败他们,大部分人都会自己放弃。事实上,在成为高手的路上,不是竞争的人太多,而是同行的人太少,甚至有时候,你需要找个人和自己相互扶持着坚持下去。
刚开始的时候,任何领域都是乌泱泱一大片人,但是,能坚持的人真的不多。所以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
|
【职场思维】巴菲特的思考方式:专注 20% 的要事,避免 80% 的琐事
巴菲特的思考方式:专注 20% 的要事,避免 80% 的琐事
作者 | 36氪 来源 | 36氪
在提到读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但又有谁能够比沃伦·巴菲特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为什么巴菲特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与思考?今天,知识君就与大家介绍6个策略,并与大家分享一下将其巧妙运用到生活中的妙招,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当比尔·盖茨(Bill Gates)第一次见到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时,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盖茨和巴菲特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Focus)”。
当我告诉人们,沃伦·巴菲特遵循5小时规则,把8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时,他们的反应都是可以预见的:“他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是沃伦·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我永远达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样。”
虽然这种反应可能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但肯定不会让他们变得更聪明。
因为事实是:巴菲特从小学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拥有更多的钱或管理一家大公司,并不能给你更多的空闲时间。
空闲的时间,从来不是默默出现的。除非退休,否则人们不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相反,空闲时间是一种策略的结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时间的结果。
出于对巴菲特独特的策略的好奇,我读了几本关于他的书、他写给股东的大部分年度信件,观看了他几乎所有的采访。
不要搞错了......在巴菲特做出如此轻松的举止背后,是世界上最冷酷无情的优先排序者(以一种好的方式)。
以下是沃伦·巴菲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思考而采用的六大策略。
我邀请你“复制”它们,这样你每天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当你阅读这些策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策略并不像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典型的组合策略一样,它们并不是随机的。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模式——他的首要心智模型。
01 杀死繁忙的工作
巴菲特从它的日程表上划掉了几乎所有CEO必须完成的任务:
他从不与分析师交谈(据巴菲特估计,一个典型的CEO有20%的时间会花在与华尔街分析师的交谈上)。
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他不参加行业活动。
他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一个纽约市外的地方。
他几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样参加任何内部会议。
重要的是,这些决定不是偶然发生的。做出这些决定,巴菲特需要不断地抵抗巨大的社会压力。
我们通过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迈克尔·弗林特(Michael Flint)了解了巴菲特是如何应对分心和他应该承担的义务的。
巴菲特曾经给弗林特介绍过确定优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我希望你现在就能尝试一下,以便真正理解这个信息:
首先,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现在,你就把你的目标写下来。
接下来,他让他选出前5个。到目前为止,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他让弗林特把那20个他没有选中的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
在第三步,你会看到巴菲特在排定优先级上面的天才之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只会专注于前5个目标,然后间歇性在其余的目标上投入精力。
但巴菲特没有。他建议弗林特:“不管怎样,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前5个目标。”
巴菲特的策略有几个基本事实:
20%的优先级任务会占据我们结果的80%。巴菲特最优先考虑的5个目标就是25个目标的20%。
对我们的时间真正构成威胁的,并不简简单单是哪些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事情的干扰。相反,真正的威胁是那些“披着羊皮的狼”——这些活动让我们感觉自己在努力工作,但最终并不能改变现状。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就是为了预防这些!
优先化的真正挑战在于说,"不!"答应是很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对繁忙的工作说不,因为繁忙的工作能让你从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一项而感到满足:履行对别人的义务,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写一封电子邮件。
02 只和那些你认为可以 永远共事的人一起工作
“如果你无法想象自己能够与某个人共事一生,那么一天也不要与他们共事。”
——硅谷天使投资人纳瓦尔·拉威康特(Naval Ravikant)
与巴菲特严格审查自己工作活动的方式类似,他也对与自己合作的人进行严格的审查。
巴菲特只和他信任的首席执行官们合作,这些首席执行官们能取得成果,他认为自己可以和他们一起工作几十年。
因此,在收购一家公司之前,他极少进行谈判和尽职调查,也不会对自己收购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太多的干涉。此外,他很享受与首席执行官们的谈话。
(注意,“信任”这个词,让巴菲特放弃收购许多财务状况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是因为他不信任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03 让事情保持在超级简单的状态
巴菲特已经消除了他公司几乎所有的官僚作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公司有近40万名员工,但其实际的总部只有20多名员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2014年圣诞派对的照片:
巴菲特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他住在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60年来他一直住在那里) ,每年个人开销只有10万美元。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我们的公司中,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事情变得复杂是非常容易的。事实上,这是常态。
当你获得更多的利润时,雇佣更多的员工是正常的。随着你赚的钱越来越多,花的钱越来越多是正常的。
真正强大和独特的是让事情简单化。这需要努力和技巧。这也是巴菲特天才之处的一部分。
这么说很奇怪,当你对比他可能生活的生活方式和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大的极简主义者。
04 专注于少数高质量的赌注
沃伦·巴菲特每年只做少量的投资。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震惊。“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投资者怎么可能只做这么少的交易?”
Housatonic Partners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The Outsiders)中给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巴菲特相信,集中的投资组合会带来非凡的回报,优秀的投资标的很少出现。
他多次告诉学生,如果他们在职业生涯开始时拿到一张只能打20孔的卡片,代表他们在投资生涯中可以投资的总数量,他们的投资结果会有所改善。
正如他在1993年的年度报告中总结的那样,“我们认为,如果让投资组合更集中的政策能提高投资者对一家企业的思考强度,也提高他在购买该企业之前对其经济特征的满意度,那么这种政策很可能会降低风险。”
简言之,巴菲特的意思是:
“投资的诀窍就是在那里,看着球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们大喊,“挥棒啊,你这个笨蛋!”,直接忽略它们。
05 专注于长期投资
巴菲特会长期持有他的股票。
据威廉·桑代克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中称,他目前持有的前五大股票期权,持有时间平均超过20年。
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一年。这意味着投资活跃度处于极低水平,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无所事事”。
巴菲特在知识投资方面也运用了类似的概念,这给他带来了长久的回报。在巴菲特唯一的授权传记中,他的传记作者评论了她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东西:
你所学习和投资的东西,应该是能够积累的知识,这样知识就可以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因此,与其学习一些明天就可能过时的东西,比如某种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 ,不如选择那些能让你在10年或20年后变得更聪明的东西。我现在一直在受益于这个教训。
并非只有巴菲特一个人在考虑进行长期投资。
全球最大的加速器YCombinator的总裁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称,长期思维是“市场上仅存的几个套利机会之一”。
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用七年的时间来衡量一个新项目能否成功,而其他大多数上市公司则只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衡量。
06 避免追赶科技潮流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会一直追求掌握最新的技术,以保持处于时代前沿。
有趣的是,事实恰恰相反。以下是一些例子:
他办公室里从来没有电脑。
他从来没有用过股票行情收报机。
他没有智能手机。
这些独特的选择反映了巴菲特的一些特点:
巴菲特非常清楚他需要了解哪些数据才能进行投资。
他对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信心,他不愿意去做那些受大众欢迎的事情。
他主动从环境中排除潜在的干扰,而不是依靠意志力。
07 如何应用巴菲特核心的心智模型?
现在,你明白了吧。沃伦·巴菲特拥有自由阅读和思考时间并非偶然。他的人生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这些都不是随机的策略......它们都来自于一个重要的心智模型:80/20法则。事实上,20%的努力会带来我们生活中许多领域80%的结果。
在他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人际关系、投资、技术、确定优先事项,巴菲特都是无情地优先处理少数重要事项并舍弃其他一切的大师。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将80/20法则始终如一且巧妙地运用到你的生活中。
虽然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在理论层面上非常有用。但我也发现,在运用到实践层面上是有所欠缺的。它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可能会使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计划偏离轨道。
例如,仅仅简单地把某些事情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列表上是不够的。根据我的经验,避开这些任务需要工作和技巧。
此外,确定优先次序需要时间,这意味着你需要把它变成一个新的习惯,而养成一致的习惯需要努力工作和技巧。
所以,下面是我使用的13步调整过程,这样你就可以用80/20法则对你的时间表进行优先排序了。
1.确定你的真实价值观
当你在没有清晰价值观的情况下进行优先排序时,你的目标通常会感到空虚。没有了自己的北极星,你设定的目标往往是你以前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观的结果。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
2.确定你真正的目标
如果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你的日常优先事项,就会被那些能让你感觉良好的短期回报的紧急任务淹没。有明确的基于价值观的目标,可以让你专注于短期和长期的事情。
3.留出时间进行优先排序
我建议在你的日程表中至少留出以下几块时间:每天15分钟,每周1小时,每个季度3小时,每年1天。
4.列出你必须做的每件事
把它从你的头脑中拿出来写在纸上,是一种宣泄,它为你剩下的步骤提供了素材。
5.圈出最重要的20%的优先事项,这样可以得到80%的结果
这就是你把小麦和谷壳分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这样才能推动事情的发展。
6.像练习其他技能一样练习80/20法则
运用80/20法则并不仅仅意味着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继续前进。优先排序是一种技能。
通过学习和使用不同的心智模型,比如瓶颈分析、ICE 方法或关键路径方法,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你的优先事项。
每次你设定优先事项的时候,都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你练习如何更好地确定优先事项。
7.确定一个最重要的优先事项
80/20法则是遵循分形法则的。也就是说每个80/20里面还有另一个80/20。
所以,如果你把25个优先事项的清单缩小到5个优先事项,你就可以再次运用80/20规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优先事项上,这个优先事项给了你这5个优先事项80%的结果。
8.先做你的“一件事”
当我们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有最多的能量和最少的干扰。这使得它成为完美的时间去处理最困难,最重要的活动。
如果你把一件事留到当天晚些时候做,那么它很可能不会在当天完成了。
9.基于你的“一件事”设度量指标
大脑喜欢度量标准,尤其是公共的度量标准。这就是为什么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如此有效地训练我们,让我们不断地使自己的关注者、赞和评论最大化。
当这些虚荣心指标上升时,我们感觉自己正在取得进展,正在做重要的工作。
但是,归根结底,如果你经营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利润。如果你经营一家非营利组织,更重要的是改善世界。如果你想减少孤独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你和亲密的朋友之间的高质量互动。
当我花时间去确定一些真正重要的指标,然后真诚地关注它们时,我的业务在一夜之间改变了。
一旦你这样做了,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和潜意识地考虑最大化这些重要的指标,而不是那些虚荣的指标。
10.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放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
11.为你的“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做一个事前检查
关键在于......现实生活中,不去做“不惜一切代价都要避免”的清单上的某些事情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自律。如果你不深思熟虑,你很可能会养成旧习惯。
为了确保这种情况发生,我建议进行事前检查。通过事前检查,你可以想象你的一天,然后问问自己,“让自己陷入旧习惯、分心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在潜在的干扰发生之前意识到它们,我们能极大地增加避免它们的可能性。
12.练习说“不”
就像应用80/20法则是一种技能一样,说“不”也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识别我们应该说“不”但没能说的领域,然后针对每种情况设计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3.接受问责和辅导
根据我的经验,我经常抵制那些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它们要求我直面自己的恐惧和自我毁灭的信念。
因此,当我每天和每周与他人分享我的优先事项时,当其他人强迫我对自己严格诚实,并给予反馈时,我的工作效率总是会更高。
问责帮助我踩下油门。辅导帮助我把另一只脚从刹车上移开。
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是绝对关键的。如果错过了其中的一个,你选择和坚持正确优先事项的能力就会直线下降。
08 结语
我们每天都有24小时。因此,更加努力地“忙碌”让我们走不了多远。
专注是20%的技能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给我们带来了80%的成果。它允许我们在一年内完成其他人可能需要十年的事情。
此外,通过专注于工作中的几件重要事情,我们可以在个人生活中获得时间来保持健康,并与爱人共度时光。
但是请记住:为了充分享受专注的好处,我们需要把它视为需要多年实践才能发展的困难技能。
专注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它需要巨大的情感和认知资源来持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吹捧专注的力量,但很少有人真正专注。
沃伦·巴菲特的策略,能够激励我们成为少数几个这样做的人之一。
-- THE END --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职场管理】遇到爱挑刺的同事,怎么办?遇到爱挑刺的同事,怎么办?
作者 | 李亚男
朋友遇到了一个爱“挑刺”的同事:朋友穿黑色的衣服,她说“穿这么素色的衣服,真是年龄大了啊”;朋友穿鲜艳的衣服,她说“穿这么艳丽的衣服是要去相亲吗”。
职场中存在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给别人挑刺。
职场挑刺既影响工作状态,也降低工作效率。如果因为这些挑刺影响自己的心情,只会自我消耗,为对方的坏情绪买单。
职场海海,事无完美,如何认清职场挑刺,并正确的对待它才是职场人应该历练的重要点。
为什么办公室里总有一个爱挑刺的人?
1、刷存在感,显示优越性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最近换工作到新公司半年不到,遇到个年轻且巧舌如簧的同事。每次私下单独与他沟通工作上有交集的事项,都是平和无障碍,但一到多人讨论的会议上,就会对我提的解决方案各种挑刺,提出一大堆问题和比喻,但在我追问之下也没提出解决建议和方法。
无论你的言论与三观多么正,他总能自动删除你90%积极的部分,再扩大那10%不太合理的部分,然后把这个部分描述的更极端,然后用这个观点怼你!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很多爱挑刺的人有深刻的自卑感,自我评价很低、内心怯懦,需要通过挑别人毛病来取得心理上的优势。这种自欺欺人、借语言逞能的做法虽招人厌,但能让他们的内心获得力量感和稳定感,以“挽回”一点点自尊心。
这样的挑刺只是刷一下存在感,表现出自己很懂的优越性。
2、实为指导,表达太过直白
朋友小何是一家公司的产品经理,他说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还要感谢多年前那个经常给自己“挑刺”的领导。
当时,小何刚步入职场,很多细节性工作经常出错,工作做的不好,领导经常批评他,言语犀利,他一度想过放弃。小何靠着自己的梦想信念坚持了下去,当他工作一年后发现,他的进步要远远超出其他的同学,这也许就是“挑刺”领导的作用。
有些领导或者资深同事,在指出下属或同事的问题时,表达过于直白,实际上是比较真诚的指导。他们带着批判性思维,为同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遇到这样的“挑刺”,实属庆幸!
如何应对职场挑刺?
1、分清挑刺目的,针对性应对
对于那些不理性的声音,对工作并无指导性、无信息增量的挑刺,避免盲目相信,可以通过其他渠道验证自己的工作表现。
更不要急着去按照“挑刺者”所言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相应的标签,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怪圈,沉溺于言论的漩涡。
职场中,有些挑刺确实是“杠精”的故意找茬,但是强势的领导或者表达直接的领导大有人在,很多名义上的挑刺,实际上能够在职业发展中促进成长。
对于“挑刺”,要理性对待,先分清挑刺目的,才能针对性地应对。
2、避免踢猫效应,化“挑刺”为动力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当遇到“挑刺”时,不要让其影响自己的情绪,被波及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别人。
如果有人伤害你的感情、你的尊严,你要不为所动。你不死守你的小情绪,你便不会被伤害。
自己不能控制的挑刺,便任尔东西南北风吧。每一次挑刺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不断进步、克服障碍的契机。
3、专注自我提升,扩展舒适区
无论挑刺是负向的还是能够促进自我成长的,都要将其作为自我提升的突破口,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
心理学研究说,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在熟悉的环境中做擅长的事,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
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
职场挑刺不是打不破的荆棘,只要正确的认识它,分清它的真面目,它也可以是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踏板!
那些职场中不断提醒我们改变的“挑刺”,便是我们从舒适区走向学习区的路径,让我们不断拓展认知外围,开拓思路和视野!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职场思维】如何训练底层逻辑能力?如何训练底层逻辑能力?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而能否看透事物的本质,跟我们的底层逻辑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底层逻辑能力的重要性,但如何训练底层逻辑能力?这篇文章3100字,花8分钟看完,相信你的底层逻辑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直播课上有同学问我:
如何训练底层逻辑能力?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 我试着用一个案例和你聊聊。
这两天,因为五一假期。 我没安排什么工作, 到河北涞水县的野三坡休假。
野三坡是一个旅游小镇, 归保定市涞水县管辖。
从北京市区开车到野三坡, 大概要两个半小时。 有一半路程是盘山路。
路的两侧大多是石头山, 一眼望去没有太多阔叶植物, 几乎都是蕨类和苔藓。
我转身对同行的家人说:
这里的农村家庭应该条件一般。 因为这里的土地资源很一般, 主要以山地为主,而且是石头山。 很难大面积生产粮食。
如果不能稳定地生产粮食, 当地很多农村人都得外出打工。
然后,我打开手机查数据:
2019年河北GDP全国排名第13名。 保定市GDP在河北省排第5名。 保定市人均GDP在河北省排第10名。
通过数据你可以直接看到, 虽然保定市的经济总量不错, 但在河北11个地级市中, 人均收入是很低的。
接着,我又查了几项数据。
2018年保定市农业GDP323亿元。 2018年保定市工业GDP1276亿元。 2018年保定市服务业GDP1471亿元。 2018年保定市农村(非城镇)人口600万。
你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 保定市农业GDP占全市GDP总量的10%。 但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总量的55%。 那么,这里的农村人口, 至少有一半要外出打工, 才能弥补整个GDP的缺口。
我又查了几项涞水县经济发展数据。
涞水县2018年末总人口36万。 涞水县2018年农村人口22万。 涞水县2018年生产总值79.1亿元。 2018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
这个数据在同期的河北是什么水平?
河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 河北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这个数据在保定是什么水平?
保定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 保定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对比这两项数据来看:
保定市约等于河北经济的平均水平。 涞水县大幅低于保定经济的平均水平。
然后我又查到一项信息:
2019年涞水县刚刚完成脱贫。
一边望着路上的石头山, 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旅游城市: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那里也是长满了石头山。
我继续查阅公开信息:
2018年武陵源区接待游客3000万次。 旅游业总收入262亿元。
我们再对比一下涞水县:
2018年野三坡景区接待游客600万人次。 旅游业综合社会经济效益25亿元。
涞水县游客接待人次是武陵源区的20%, 但旅游业总收入是武陵源区的10%。
说明游客的消费潜力还很大。 接下来可以重点提升游客人均消费。
换句话说就是好不容易来一趟, 你得让我们玩得好一点, 消费得多一点。
那接下来景区做好哪些工作呢?
其实,这些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过程, 就是制定经济发展决策的过程。
我的思路没有在旅游业停留太久。
继续沿着“不太打粮食”思考下去。 想到了与河北相邻的山东。
为什么要想到山东省? 因为我们老家是闯关东来的东北。 老人们常说山东都是黄土地, 种地瓜土豆大蒜大葱很好, 种粮食产量就不太行。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是人太多。
那么,山东的农业发展怎么样? 我只知道山东省GDP排全国前三名。
继续查看山东省的GDP数据。
2019年山东省GDP总量71067亿元。 2019年山东省农业GDP5116亿元。 2019年山东省工业GDP28310亿元。 2019年山东省服务业GDP37640亿元。
通过数据,你会发现:
山东省的农业GDP只占总量的7%。
但山东的蔬菜好像特别出名。 比如,闻名全国的寿光蔬菜。 基本上全中国人都能吃过。
那2018年寿光经济数据怎么样?
2018年寿光县生产总值902.7亿元。 农业生产总值99.4亿元(占比11%)。 工业生产总值355.6亿元(占比39.4%)。 服务业生产总值447.6亿元(占比49.6%)。
看到这里有没有颠覆你的认知? 即便在寿光县农业GDP占比也很低。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单纯的农产品附加值太低了。
什么叫附加值?举个例子:
一个西瓜,一个哈密瓜,一个火龙果。 放在超市可以卖50块钱。 在西餐厅做成三盘水果沙拉, 每一盘都都可以卖50块钱。
▲ 把水果变成水果沙拉
从水果变成水果沙拉, 同样的原料收入是原来的3倍。 这个过程就是提高附加值的过程。
所以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说法:
提高附加值是一切商业模式、 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 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
基于这一点再看寿光县的经济数据, 就会发现农业资源丰富的寿光, 靠工业和服务业创造了90%的收入。
把水果做成水果沙拉是工业。 把水果沙拉放在餐桌上是服务业。
2018年寿光县国民经济统计公报上, 有这样一段话很值得关注:
农业以新发展理念加强创新。 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持续发展,
共引进水肥一体化、 高效生态农业等高新技术企业20家,
还有一段数据是真正的成果:
201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40464元。 2018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7元。
这个数据,几乎是涞水县的两倍。
然后,我又发了一条朋友圈:
全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产业城市? 比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义乌的小商品。
这条朋友圈让我收获了更多信息。
海宁的皮草。 佛山的陶瓷。 进贤的医疗器械。 晋江的一镇一产业。 宁波的五金等。
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很好。 因为产业聚焦附加值更高。 其实公司经营也是同样的道理。
讲到这,我们回到正题:
如何训练底层逻辑能力?
我建议你可以从这3点做起:
1、把概念变成指导原则。
不管哪个领域, 底层概念就那几个。 概念是公式,比如:附加值。
概念是行动的指导原则, 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比如:发展的关键是提高附加值。
很多人没有掌握概念就开始行动, 自然是想到哪就做到哪。 没有指导原则。
所以,如果你想训练底层逻辑, 第一条就是死磕核心概念。
比如,很多人说我想创业, 那你可以思考一下: 创业是核心概念吗?
其实不是,公司经营才是。 那经营是什么意思? 公司是什么意思? 包括利润、收入、商业模式等。 弄懂这些核心概念, 我们做起事来才会更扎实。
2、横向寻找参照物。
人在成长过程中, 最好的办法是寻找参照物。 寻找参照物的过程要尽可能发散。 不要拘泥于一个切入点。
比如我刚刚就通过涞水, 找到了武陵源和寿光。 其实还有更多的城市可以参考。
切换到个人成长上, 你可以通过销售岗位来寻找榜样。 也可以通过医疗器械来寻找榜样。 或者通过医疗器械销售来寻找榜样。 这都是横向寻找参照物的过程。
为什么要寻找参照物? 因为要借鉴别人的智慧。 这样会避免很多弯路。
3、纵向思考破局点。
其实就是不断深入分析之后, 找到影响全局的最重要的那个点。
我刚刚分析涞水县旅游数据, 就提到了涞水县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应该是提升游客人均消费水平。
然后进一步结合涞水县的旅游资源, 看看接下来怎么做最合理:
究竟是提高游客单次消费价格, 比如是提升餐饮住宿的条件。
还是逐步提升景区的门票价格, 比如扩大对高价景区的宣传引流。
还是提高游客消费的范围, 比如不只餐饮住宿,还有漂流蹦极。
这就是纵向思考破局点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在五一期间, 因为一段旅程引发的小思考。 希望这段小思考可以让你明白, 什么叫底层逻辑能力。
如果你对这种思维方式感兴趣, 可以进一步研究两个概念: “归纳法”和“演绎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商业洞察】在未来,什么样的人,永远抓不住机遇?在未来,什么样的人,永远抓不住机遇?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有一次,受邀参加一家千亿集团的战略会,辅导他们梳理核心战略,找到增强回路,确定发展规划。 我非常敬佩这家公司,从集团董事长往下,深深敬畏系统,懂得用系统性思维管理公司。这或许是为什么他们能做到千亿规模的原因吧。 辅导了一天,感触颇深。
1.看到的人并不一定做到,做到的人并不一定坚持做
说比听重要,写比说重要,画比写重要。 听完,我们恍然大悟。 然后你问:那你复述一遍。一句都说不出来。 为什么? 因为听完的收获,通常只是“你说的没错”。 但“你说的”,依然不是“我懂的”。 说,一定要说。能说出来了,然后写。 写,一定要写。你会一身冷汗。 这身冷汗,就是把“你说的”变成“我懂的”过程。 只有懂了,才能“说出来,写下来”。 但是,这还不够。 画张图看看。 一旦画图,就会涉及到“说出来,写下来”遇不到的问题: 这两个变量是什么关系?谁是因谁是果?先A后B,还是先B后A? 稍微有点逻辑不完备,就过不去。 听能获得1分,说能获得10分,写能获得20分,画能获得100分。 任何一个行业,你别看竞争似乎异常激烈,你每天比别人稍微努力一点点,往上游走两步,就会刷下去一大波人。 说知道的人,并非真正懂了,看到有困难阻拦,就放弃了。 说懂了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的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说真正懂的人,懂了也没有真正的去做,做了也没有认真坚持下去。 那些没听明白的人,那些说不出来的人,那些写不出来的人,那些画不出来的人,自己就把自己淘汰了。 看到的人并不一定去做到, 做到的人并不一定坚持做。 这,就是机会。
2.争辩对错毫无意义,关键在于把事情做到极致 产品好,才能卖得好。 那么,产品能力是因,销售能力是果吗? 听上去有道理。 产品越好,销售越好。但实际上,产品能力,和销售能力,没有因果关系。 产品能力越好,业绩越高;销售能力越高,业绩也越高。 产品能力,销售能力,都是业绩的因。 但是,他们之间没有关系(至少关系不大)。 很多销售估计就不同意了,烂产品,怎么可能卖得好? 如果只有好产品才能卖得好,那还需要你销售做什么? 好产品卖得好,那是产品的功劳。 只有把“烂”产品也能卖好,才是销售的功劳。 只会教好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清晰地理解这一点,才能导致管理中,不会有因为“把先后当因果”而造成的互相推诿。 画图非常重要。 一身冷汗画完,你会对自己的生意,有前所未有的洞察。 做很多事情,不在于争辩谁对谁错,也不在于你有没有赶上红利期。 而是,你有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是不是真的洞悉了行业本质。
3.什么才是核心存量? 什么样的存量,可以叫做“核心存量”? 值得坚持10年、20年,不断地推动? 核心存量,要符合几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在增强回路上。比如声誉。 声誉带来更多好的合作机会;好的合作机会带来更好的声誉。如此循环。 这样你越推到后面,需要的力气越小。 不在增强回路上的存量,你需要永远推下去。 第二,它必须能形成护城河。比如专利。 专利墙一旦形成,就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且,这个利益是有护城河的。 这样,城墙外的对手,会对你久攻不下。 护城河有四种:无形资产,成本优势,网络效应,迁移成本。 第三,它必须是属于组织的。比如品牌。 品牌属于组织,产品属于用户。产品,永远不是你的核心存量。 生产产品的能力,下蛋的鹅才是。那些才是属于组织的。 --- 在进化岛社群,我曾经和同学们分享过这么一件事。 我曾经问一家公司: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他说:是产品。 我们有这个产品,那个产品,都很不错。 我说,不,产品,从来都不会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 你有一只鹅,它每天下一只蛋。你把鹅蛋卖了,每天能赚不少钱。 那么,你的鹅每天下的那只蛋,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吗?当然不是。 鹅蛋从来不是核心竞争力,那只鹅才是。 你的一个个产品,就是一只只鹅蛋。他们只是结果。 它们不是核心竞争力,你为什么能做出这些产品,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是这些东西,让你源源不断下蛋,产生新产品。 找到这些东西,然后把它们提炼出来,当做珍宝一样保护起来,不断的训练它们,直到别人无法超越,然后复制到每件产品上去。 下蛋,是鹅的工作;养鹅,是你的工作。关注鹅,而不是鹅蛋。 而如果核心存量属于员工,属于环境,属于政策呢?那你就会很脆弱。 找到自己的核心存量,需要敏锐的商业洞察力。 洞察力,不是知识(Knowledge),而是技能(Skill)。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 看说明书,是学不会骑车的,你需要练习。 越练习,越精湛。 企业到了一定的规模,所有曾经耍的小聪明,抖过的小机灵,都没用了。 过往的成功经验和思维, 反而可能会变成未来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最后的话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创新一定源于实践。 把东西做好很重要。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当你自己活下去都很困难的时候。 就会在消费者获益和自己获益之间,无比纠结,难以取舍。 明知道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知道努力坚持就有进步,为什么还是不努力? 因为,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在未来,什么样的人,永远抓不住机遇? 看到不断涌现的趋势,知道却不去做到。 第一反应永远是怀疑,不看好,意识到机会,也不行动。 身上“包袱”特别重,特别在意外界眼光和评价的人。 知道新机会很好,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放弃存量业务,真心投入的人。 永远停留在观望阶段,别人唱衰也跟着唱衰,别人说红利期过了,自己也跟风认同的人。 这些人,只好眼睁睁看着,永远一次次与机遇擦肩而过。 当你说,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时。 他们会问:我都要死了,还管消费者? 能在产品原材料上,偷工减料,就立刻克扣。 能多赚一分,绝不少赚一分。哪个行业能赚快钱,就快速涌进。 但是,如果你心中装着更远大的目标,就需要克制当下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创造价值上,然后欢喜地接受因此带来的收益,就会淡定;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目标收益上,然后艰难地决定为此做出的牺牲,就会焦虑。 企业家天生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承担者,风霜雨雪本就是环境的常态,成长的能力往往是逼出来的。 决定其成败的,不在于知道,懂得,而在于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做到。
-- The End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知识管理平台立场。
|
【Excel小技巧】Excel还能创建目录?这招超简单,快到没朋友!Excel还能创建目录?这招超简单,快到没朋友!
作者:小爽 大家好,我是最近在家搞毕业相关的种种杂事,还不忘记学习 Excel 的小爽~ 最近在梳理 Excel 知识点的时候,不经意发出了一个疑问:
利用 hyperlink 函数创建目录页
▋第一步:获取工作表名称,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方法。❶ 方法一:利用方方格子函数库=IFERROR(GetSheetName(ROW(A2)),"") ❷ 方法二:自定义函数公式。
▋第二步:使用 hyperlink 函数创建目录=HYPERLINK(A2&"!A1",A2) =HYPERLINK("#"&A2&"!A1",A2) 利用兼容性检查创建目录页▋第一步
=XDF1 ▋第二步:打开兼容性检查,将生成的目录链接复制到目录表上的 C2 单元格上。▋第三步:将生成连接区域复制到目录页工作表 B2 单元格上,通过替换和字体格式设置,美化目录页。▋第四步:为除目录页之外的工作添加跳转链接。=HYPERLINK("#目录页!A1","回到目录页") =column(XDF1)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引用单元格构造兼容性问题,再检查兼容性问题时,复制新表,得到我们创建目录时所需要的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