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大云南销售区 |
【一周坚朗】每周一见,带你一览坚朗大小事 |
【坚朗人】岗位再变,但责任不变 |
你好,这里是莱法特 |
2019坚朗企业文化主题摄影大赛前十强出炉了,看看他们都分享了什么? |
【一周坚朗】关注身边点滴,聚焦坚朗“新闻”! |
【坚朗人】接触各式各样的人,是他最大的乐趣Modified on by 赖坍 |
你好,这里是支吊架事业部 |
你好,这里是大重庆销售区 |
【一周坚朗】坚朗人的一天,今天的你做到了吗? |
“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就是人生的差别
“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就是人生的差别
作者丨张友源
01 一旦执行 就应付出100%的努力
很多人都曾向我抱怨过:
“我们老板每天都让我做这做那,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重复的,烦都烦死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每当这时,我就会反问他们:
“那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基础的日常工作,老板为什么会让你反复去做同一件事呢?你在第一次执行时是不是哪里没有做好呢?老板是不是因为对之前的执行结果不满意,所以要你再做一次呢?”
我发现,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来我的问题,因为他们“心虚”——只知道自己做完了很多,却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
那么,每天看似忙碌不停的你,在工作中执行任务时,是否也只是满足于“做”,却忽略了做的“结果”?
虽然,“做完”和“做好”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前者执行了但却不到位,只是走过场或者是纯粹地应付了事;而后者不但执行了,而且到位了,它代表着对自我目标负责、对上级组织负责,对公司利益负责。
而一名员工是否有较高的执行力,关键就在于他重视“做好”这一结果,所以,如果各位想要提高执行力,千万不可自我满足,更不可自欺欺人,明明是自己一开始就没有执行到位,最后却把责任怪在别人头上。
既然执行了,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去做事,一步到位交出满意结果,否则拖延到最后不合格,老板就可能反反复复地要求你重新执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但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更浪费了你自己的时间。
02 没有结果的事 等于没做
有一年年终,我收到一家公司邀请前去参加年终表彰大会,当然不是表彰我,而是希望我借此机会和他们确定来年给员工培训的课题。
在表彰过程中,我发现那些获得奖励的员工,无一例外地是出色完成任务的人,而台下那些没有出色完成任务甚至没有完成任务的人,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领奖了。
很明显,同事对于我的解释很不满意:“99.9%和100%差别就那么大吗?明明就是没有差别啊?”
“不,你错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和你一样抱有这样的错误观点,虽然99.9%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变成100%了,其实不然。这就像比赛一样,最终总要分出个胜负,如果大家实力相当,或者在99.9%时的成绩都是一样的,那怎么来评判呢?
这就要看最后那0.1%了,谁坚持下来了,把最后这0.1%的事做好了,谁就赢了。
所以,我们看到,在一场比赛中,平局的现象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的比赛还是分出了胜负,因为大部分人还是输给了那0.1%……”
我正欲继续向同事解释,他却突然打断了我:“哦,您这么一说,我想起一件事,前不久我们主管辞掉了一位助理,原因是主管让助理给客户打电话,结果没人接,助理也没再去理会,当时我还想至于么,但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因为他电话虽然打了,但却没有任何结果……”
没错,一件没有结果的事,做是做了,但是它有什么意义呢?
但不幸的是,在企业中,和同事最初的想法一致的员工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
我只是企业雇佣的一名员工,我在这里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薪水,至于执行得如何,企业有没有赚到钱,那是老板和企业自己的事,与我无关。
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是像没有得奖的同事那样只做到99.9%,虽然可能已经尽力了,但却将最终结果好坏抛在脑后,企业不给这样的员工任何奖励也是理所当然的。
03 执行落地三法则
法则1:纠正“差不多”心态
纵观市场上的名牌企业,为什么它们的牌子百年屹立不倒,经久不衰?因为他们不但在产品品质上精益求精,对于人的管理也更加精益求精,他们从不允许自己的员工做事时总是一副“差不多”的心态。
我曾去到过一个知名的大企业,我发现他们每个员工手里都有一个比中华字典还厚的工作手册,光一项流程就有好几十页,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做得出色,受到认可和欢迎,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把事情做好的保证,如果总是觉得“差一不二”就行了,那你将永远停留在“做完”那一步。
法则2:在执行中树立个人品牌
在如今这个年代,人们对于一份工作的渴望,早已不再是谋生的工具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渴望在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业绩出色,有所作为。所以,很多人对于职业的情感都是神圣的,工作更多地成了一种精神支柱。
既然如此,一次高效的执行不仅可以带给你一个圆满的成果,还能使你渐渐树立其自己的品牌,产生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所以,既然做就做好,这样一来,你的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变成一种良性循环,任务就会轻松一步到位地搞定。
法则3:对自己和结果负责
执行得不好,说到底其实是一个人对自己和结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这样的人在职场中是很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的。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执行力,执行不到位,甚至谬以千里,你之前描绘再好的蓝图也只是一张废纸,你交出来的最终结果对企业没有任何价值,不过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罢了。
所以,身为企业员工,不要一味地背诵执行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行动中把任务执行到位,对自己和结果负责,这样才能在“做完”的基础上“做好”,逐渐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THE END |
【财商思维】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
| 李笑来 |
你好,欢迎来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本期我们要继续打磨的概念是:刚需。 若是你肯仔细想想,就会知道了,“刚需”这个东西,本质上来看,根植在价值观上——价值观几乎决定一个人的一切。 你想想看,那些“表现型人格”(Be-Good Type)的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那么,“成功”这个状态,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刚需”,他们时时刻刻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足够好,成功这个状态当然是最令人向往的了。 与之相对,少数“进取型人格”(Be-Better Type)的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或者说“没那么在乎”自己当前的表现;他们知道任何学习、改变、进步,都是有个过程的,在早期的时候步履蹒跚、跌跌撞撞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持续刻意练习,就一定会有进步与变化,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所以,进取型人格的人,很容易理解、接受、并直接开始践行这样一个观念: 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更重要,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
你看,“你的价值观决定你的命运”,这话一点都不过分。经过这么久,你早就知道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是这样的: 金钱>时间>注意力 成功>成长 现在>过去>未来
而如果你的价值观竟然是这样的: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成长>成功 未来>现在>过去
那你的选择自然就会发生变化,而你的“刚需”自然而然地就与其他人不同。 不妨让我们来看一个也许会让你震惊的例子罢。对于“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很多钱”这个“终极问题”,我有个这样的解释: 因为赚钱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刚需。 绝大多数人的刚需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的实际刚需是花钱,而不是赚钱。 仔细观察一下罢,“发财”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他们以为“发财是刚需”,可他们的想法暴露了真相: 等我发了财,我就 _ _ _ _ _ ! (请填空,反正你早就听到过一大堆。)
你看,“发了财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 对他们来说,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观察一下就知道了,这世上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而绝大多数人是这样的:“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这不是玩绕口令,这是“朴素的逻辑分析”。也正是这个差别,最终造成了人群之中财富分配上的巨大差异。
首先,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 刚需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一定是天然的,一成不变的;更进一步,刚需这东西常常就不应该被动接受。
若是顺着天性,懒惰是刚需、贪婪是刚需、嫉妒是刚需……七宗罪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刚需,不是吗?所以,我们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讲,一切的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知道我可以选”,这个“元认知”极度重要。人们总是误以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殊不知,“身不由己”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假象——你想啊,就连自杀这事儿,最终都得选个死法不是? 事实上,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就提到过这个观点: 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的虐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情: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在最艰苦的岁月,他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章:“醒悟”。 要把这句话刻在自己的脑子里,只字不差地背下来,时不时拿出来把玩,时不时拿出来掂量: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只要这句话刻在你的脑子里,你就直接干掉了 99% 的人,他们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所展现的懦弱、纠结、迟疑、愚蠢,以及事后的懊恼与追悔莫及,首先可能是因为选择错误,更多可能是因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的自由”,更别提什么“选择的勇气”了。 其次,在众多“正确的刚需”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什么? 耐心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说,教小孩子养植物,比教小孩子养动物好,为什么?因为养植物更需要耐心,植物的成长往往没那么快,并且很少给出“直接反应”。你自己一生要活很多辈子(七年就是一辈子),就是很多年,七八十年总有罢?在这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节点,你都会觉得总体上这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耐心,那么长的一条路怎么可能走好?(倒是有一点可以彻底放心:有没有耐心都可以走完的……) 为什么以一个《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为标题的专栏,很少提钱?就算提到,也是开始很久之后?道理很简单、很明显(当然最终只有少数人这么认为):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 并且,与财富相关的一切重要技能都“看起来”飘渺甚至虚无…… 也正因为“看起来”与财富关系不大,才导致绝大多数人不重视,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可以学、应该学、可以练、应该练。 进而,若是一个人没有耐心,就不大可能从一大堆“看起来并不相关”的技能中剔除那些“果然不相关的东西”,找到“看起来不相关可实际上至关重要的技能”,然后进行刻意训练。 甚至,即便有人帮他们指出那些“实际上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技能”,他们也会因为缺乏耐心而无法体会到那些技能的重要或者不可或缺,于是随时都可能放弃磨炼,而后“印证”自己的感觉:“看,果然没用罢!” 没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麻烦一辈子。为什么有的人更有耐心?为什么有的人更不怕麻烦?实际上我们早就讲过了:有的人活在未来。 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换言之,一个人的耐心有多大,只要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更多的人短视,不是吗?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讲是“绝对的刚需”,如果不能“马上生效”,甚至,哪怕是“感觉不能马上生效”,他们就会立刻放弃。 弄明白了“选择意识”与“耐心”的重要性之后,还需要再深入思考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 现状 我们这个群体反复强调“活在未来”,可是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你有没有发现,做到“活在未来”其实真的非常困难?——当然了,若是那么容易做到,岂不每个人都活得很好?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读到“每天都要深入思考未来”的时候,你有多么地震惊于“这么显而易见的正确的道理怎么还需要别人来提醒我?!” 你还记得吗?那几天你天天都精神抖擞,好像已经重生了一样……可为什么这才没多久过去,若干个星期而已,你和很多人一样,正在被一个念头折磨着:“天呐!这事儿我都忘了好多天了!” 对很多人来说,“现状”就好像是“地心引力”,时时刻刻拖着你,让你根本飞不起来,更别提“飞出去”了。 现状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现状这个东西会让那么多人无法思考未来,无法成为“长期成功投资者”,而最终沦为“短期投机失败者”呢?为什么现状这个东西会让那么多人变成目光短浅的状态,而不是“高瞻远瞩”呢? 所谓的“现状”,本质上来看,无非是“过往的积累”。 如果这样理解所谓的“现状”,你就明白了,若是“现状”不令人满意,那么肯定是“过往的积累不够”而已。目光短浅的根源,总是一样的: 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现状越差,越没有积累,就越急切。又因为积累这个东西,谁都没什么办法像变戏法一样弄出来,于是,在面临“要么认了”、“要么从现在开始积累”这种极为难受的选择之时,有相当数量的人最后直接选择“铤而走险”。 有些人会抱怨自己的父母,哀怨自己的命运,恨自己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可是他们其实换个角度想就明白了:如果自己最终是个有足够积累的人,起码他们的下一代就不用再抱怨自己的父母,不用哀怨自己的命运,就算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管它是金是银、是铜是铁,终归可能起码含着个钥匙呢! 你看,若是我们把“现状”清楚地定义为“过往的积累”,那么我们就明白“马上改变现状”要多难就有多难了——难到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的地步,因为最多,我们只能做到这么一件事儿: 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你还记得罢?我们早就“戒掉了抱怨”,而现在你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对现状不满其实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不满”本身,并不增加任何积累! 最后,就是把这几样东西结合起来应用了: 你从来都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有选择的自由; 你知道要靠耐心活在未来; 你知道现状是积累,你知道对现状不满是无意义的,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 好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基于这样的价值观,你就能运用另外一个“终极武器”了: 选择正确的“难受”。 在财富这个事儿上,最初在起步的时候,“没钱花”和“赚不到钱”都是很难受的。但,你仔细想想就知道了,解决前者会让你赚到多少钱都留不下什么,解决后者应该更重要。于是,把注意力放到解决后者上,养成“赚不到钱”就很难受的习惯,再加上你其他的正确价值观的自然选择,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得到很多“自然而然的正确结论”,进而产生很多“必然生成好结果(甚至是惊喜)的行动”: 赚不到钱是因为能力还不够; 一切能力都是可习得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 假以时日,我会收获越来越大的…… 你也经常见到(肯定是更多地见到)这样的想法: 赚不到钱是因为这个社会不公平(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在其他地方找问题); 干什么都白搭,因为这个世界根本就不会变的; 于是,或者是“就这样罢”,或者是“铤而走险”…… 在习得任何技能的时候,都有难受的地方,选择正确的难受常常是关键。 再比如,当你学习英语的时候,发音很差,你就得选择: 因为自己没有进步而难受(再多说一点,再多练一点); 因为害怕别人嘲笑你而难受(干脆不说了、干脆不练了)。 思考与行动观察一下生活中身边的人,甚至自己,你就会发现: 很多的时候,人们选择舒服的、容易的,而不是正确的,为什么? 看看你自己的经历,那个最令你难过的错误选择发生在什么时候?后来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摇摇头,有没有听到大海的声音?”(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好玩的一句俏皮话……) 想想看,用这周我们提到的方法论,你应该做出哪些选择,做出哪些改变? |
2019广州建博会圆满落幕,坚朗尽显品牌魅力 |
【信息论】复盘:世界不完美,我们该怎么办?
复盘:世界不完美,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 | 吴军
你好,欢迎来到我的《信息论40讲》。 今天我们来复盘一下即有关信息传播的内容。我来带领大家复习回顾其中的要点,建议你收藏这讲内容,时时翻看复习。 在这个模块中,核心的内容是香农第二定律,当然,我们大部分人是把它用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而非真正去做通信的产品。
在这个模块一开始,我们先介绍了噪音,以及它对通信的影响。我们特别强调了噪音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固有特征,不要指望存在没有噪音的信息,也不要指望不受噪音干扰的传输。 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做事情,就要有一个世界不完美的假设,然后练就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尽可能做好事情的本领。
斯蒂芬∙库里可能是当今全世界最擅长投篮的选手,他能够在各种干扰之下准确命中。他这个本事是怎么练就的呢? 据他讲,他小时候个子也不高,身体也不强壮,老是被人挤来挤去,撞到一边,投篮永远受干扰。因此,一边被撞,一边还要投篮对他来讲就是常态。久而久之,他练就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投篮命中的本领。 因此,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也应该如此,承认各种噪音的存在,争取在有噪音的情况下,准确传递信息。
由于有噪音的存在,信息传递的速率就要受到影响。而香农在研究信息论时,就是以噪音信道为前提假设的。他关于信息传输的核心,是他的第二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信息的传输速率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因此,如果我们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想要变得顺畅,就必须想办法增加信道容量,否则信息的传输就会很快遇到瓶颈。 另一方面,如果信道容量有限,最好的做法是降低信息的传输率,以便保证信息的传输依然能够持续,而不是急于一次传输太多的信息,因为那样一来,出错的概率为100%,什么信息也传递不下去了。 那么信道的容量(或者说带宽)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香农讲了,它取决于发送和接收方彼此之间的互信息。
鉴于信息传输的这个特点,我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应当注意这样几个要点:
1.如果我们需要经过他人传递信息,比如你要托人向领导带个话,要特别挑选那些带话不走样的人,而并非简单地和你关系好的人。所谓带话不走样,就是指你讲的话,和他理解的意思之间互信息很大,而他向领导表述出来的意思,和领导的理解,互信息也很大。 很多人喜欢找自己熟的人带话,这当然没有错,因为毕竟面对熟人,你讲话可以比较随意,但是决定那些话能否让他带不取决于你们是否熟,而取决于他作为信道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在今天的生人社会里,其实非常有价值。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讲了,连接比拥有更重要,那些能够带话的人,就是连接所在,你如果具备了这个能力,在一个机构中就显得特别有价值。
为了增加信息沟通的带宽,我们常常还需要准备好多个信道,以便万一某些信道受阻后,信息还能有效地传递出去。我们常常讲“人脉”这个词,人脉其实就是信道。所谓人脉宽,就是指我们有能力很快地把这种信息收集进来,或者传递出去。
2.在表达意思时,一定要看听众是谁,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表达的速率,取决于听众接受的能力。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是为了增加你和听众之间的互信息。控制速率,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速率不超过信道的容量,这样可以不出错。 我们经常在职场上看到一些人对所有人说话都是同一种方式,同一种语言,他们还标榜自己率真,其实这种人信息传递的效果很差,因为他们和听众之间互信息很低。 类似的,你还会看到一些人表述信息时像竹筒倒豆子一样都倾泻出去,他们恨不能将自己所知在最短的时间里都告诉对方。这种时候,他们信息传播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信道容量,对方接收的信息一定有错。
选择学校,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不用一心往学霸的圈子里扎。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和学习好的学生们在一起,自己也会被带好,这一点完全没有错。但是,好的学生,可以是学习态度好的,学习方法好的,未必需要是脑瓜极好的学霸。 一个资质中等的学生,和一群接受能力极强的学霸在一起,未必有多大的收益,因为在那个环境中,老师教得会很快,内容也会比较深,大部分学生接受起来没问题,想方设法挤进那个群体的学生会很痛苦。 这就好比,如果一群学生都用的是4G的手机,只有你用的还是10多年前2G的手机,老师根据大多数人手机的带宽,不断发高清视频,你拿2G手机什么都没有收到。 但是如果换一个环境,大部分人都是2G手机,老师是按照这个网速发文字内容,你虽然看到的内容不够丰富、逼真,但是毕竟收到了一些信息。
3.从上一点出发,也给家长们一个建议。由于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现实,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信息通常难以达到最大,因此和孩子沟通要么需要非常慢,非常有耐心,要么家长自己想办法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互信息,也就是说增加带宽。 我出版了《态度》一书,也就是给孩子的家书之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给孩子写信(其实是邮件),而不打电话说。原因是读信件是一个慢速接收信息的过程,这样能将信息的传输率控制在我和他们通信带宽以内,保证想法的传递不失真。 此外,我在《硅谷来信》讲了一个老奶奶阅读孩子读物的故事,这位老奶奶的做法,就是增加她和孩子之间的互信息,也就是带宽。
4.在男女朋友之间和夫妻之间的沟通上,要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有些人觉得,我条件好,你条件差,你跟着我高攀了;或者我条件差,对方条件好,我一定要迁就他(她)。 这样的关系很难长时间稳定,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互信息近乎为零,彼此沟通的信道太窄。 俞敏洪老师讲过很多次,夫妻双方关系出现问题通常是因为,双方在认知上的差距逐渐地越来越大,以至于无法沟通。所谓认知的差距大,就是信息论所说的信道太窄。
讲完人和人的关系,再说说组织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内部沟通的要点。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说了扁平化管理的好处。我们考察一个机构的管理结构是否合理,应该看信息能否有效传递,而并非绝对层级的多少。层级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合作的达成,才是目的。 我们在课程中列举了很多虚假的扁平化管理,它们表现为层级过于分明,部门的边界过于明显,每一个中层干部都是关键节点,能够阻拦上下级的沟通。 我们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一些管理层级看似非常平的单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扁平化管理。当一个领导的直接下属有几百人时,他就是信息传递的瓶颈,原本可以做到的并行管理,反而变成了串行的。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还用香农第二定律分析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特别是在商业上互联网的作用,也就是拓宽了买家与卖家之间的带宽。 当然,我们也指出,并非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作为中介的作用都一样,只有那些能够建立起商家和买家之间彼此信任的网站,才有商业价值。因为只有信任存在,商家和买家之间才有互信息可言,才存在所谓的带宽。
在这个模块的最后,我们谈到了5G的内容,特别谈了技术的发展和它的特点。我们特别强调了从1G到5G,除了单位能耗信息的传输率越来越高,网络也是越来越融合,而不是自成一体。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因为统一的网络可以让信息传递的路径变短,从而变相拓宽带宽。而网络的统一,在技术上则体现为通信协议的一致性。
不仅在通信中有网络融合的问题,在一个机构中也有。很多单位里有小团体,它们就好比相互之间信道很窄的子网络。如果小团体发展得太强大,单位从整体上就会变得比较虚弱,甚至名存实亡。 而打破小团体界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家认可一个相同的内部通信协议,这种通信协议,就是企业文化和行为规范。如果大家都按照企业整体的行为规范进行交流和合作,而不是小团体自身的规矩做事,整个机构就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一个企业好的创始人和CEO,会把树立企业文化和制定行为规范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事必亲躬地做每一件事情。 |
【坚朗人】每个坚朗业务员心底,都有一句自己坚信的话 |
【清华管理学】理性注入|从根本上管理慌张
理性注入|从根本上管理慌张
| 宁向东 |
你好,欢迎回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之前我们一直在讲人的复杂性,因为人际关系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人是复杂的。而我们之所以说人是复杂的,就是因为我们现在对人不了解,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上一讲,我们也从基因层面谈到了基因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坦率地讲,这容易给你造成“宿命论”的误解,让你误认为基因会决定一切。
1、理性的力量
前几天我教的一个经理班,在我上课之前请了一个研究基因的专家来做讲座,听这个专家讲的意思好像是查了基因都能知道自己哪天死,把大家讲得灰头土脸,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相信这些宿命论。今天我就要和你说说,后天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人的行为管理上会大有作为,这也就是我要教你管理学的智慧的原因。 理性的力量确实是非常强大的,你也别不信,我先给你点证据,有一门学问叫表观遗传学,今天的推荐书目就是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最近的十年,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鼓舞人心。这个领域里的科学家,研究的是同卵双胞胎,为什么要研究同卵双胞胎?因为这种双胞胎的基因完全相同,而且在母亲怀孕期间的胚胎环境也相同,但是从他们出生后你就会发现遗传特征有差异,随着年龄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差异会越来越大。关于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其实我们华人里李宏彬教授的研究是最好的,大家如果以后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他的论文来看。但这些科学证据和我前几天讲的内容并不矛盾,我们对此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些现代的科研成果,多了解人的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要了解其中的机制。同时我们也不要简单地依据现在的一些基因和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就轻易下结论,但我们要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成果来管理环境,让人更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能力。总之,我们要深信理性的力量。
2、人为什么会慌张
而我们这一讲要讲的话题,就是把慌张管理作为例子来谈理性的力量,也就是通过理性的注入来控制我们本能反应的力量。 前几天是学生毕业季,我有一个学生平时挺健谈的,答辩现场突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我就把这个学生带出去聊了一会儿。我对她说,慌张是正常的,别说你,就是老师也会慌张。我也见过太多慌张的情况,有人给重要客户作介绍的时候,会慌张;有人跟大领导说话的时候,会慌张;有人一下子面对重要的事情,也会慌得一塌糊涂。这都是为什么呢? 这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每个人都会慌张。但你不知道的是,慌张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发生变化,这里面有个传导机制:第一,是你遭遇了某种急迫的情境;第二,这种情境刺激你的意识系统发生了变化,你的身体里面开始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简称“去甲”;第三,去甲分泌太多后你的身体会发生变化,反应在你的行为上就是慌张。记住我说的这个逻辑,有三个关键词:情境、意识、慌张。情境让你产生意识,意识导致你的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变化,然后表现在你的行为上就是慌张,这是一个传导关系。 那么,该怎么管理慌张呢?怎么去控制这个传导关系呢?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管理你的意识。于是有人在慌张的时候会拼命告诉自己不要慌张,但结果却会越来越慌张。有时候,也会有其他人在旁边不停地安慰,但结果往往也是适得其反,让你更慌张。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不了解意识的作用机制,没有有效地去实施控制。 刚才说了,人之所以会慌张,是因为分泌了太多的“去甲肾上腺素”。但你不要以为这种神经物质是个坏东西。它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比如你在路上突然看到一辆汽车向你冲过来,你本能的反应就是逃跑,还没等你想明白往哪跑,你头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它会让你的心跳加速,让你的身体做好起跑的准备,只要你知道了方向,马上就可以跑起来,所以去甲是个好东西,如果分泌得适当,它会刺激我们的大脑,可以让我们处于一种昂扬的状态,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工作效率。 当然如果去甲分泌多了就会导致慌张,因为我们头脑里有一块像电脑内存一样的区域,去甲分泌多了,内存的效率就会降低,内存效率降低的表现就是,你该说的话都忘了,该做的动作做不出来,在行为上就是慌张。所以自己劝自己,或者别人劝你,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诱导分泌出更多的去甲,最后的结果就是死机。死机的表现就是头脑一片空白,所以慌张的管理,本质上就是要学会从情境、意识上去控制去甲的分泌水平,其中,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深呼吸。 因为深呼吸的时候,你有一个神经会很活跃,这会有助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但这只是救急的办法,而且,很多时候你也不方便使用,因为毕竟在众目睽睽下,在领导面前,你也不好意思大喘气,所以最好使用其他方法。
3、方法一:情感注入
下面,我教你两个办法:一个治标,一种治本。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管理慌张的什么6个妙招、8个妙招之类的,都属于治标的东西。但治标也有用,我建议你也要学会,因为它毕竟有助于改变情境和意识。我的主编和我说,他遇到紧张的时候喜欢捏手指,因为捏手指就改变了情境,给身体注入了一个被捏的情境和疼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注入,就可以冲淡原有情境,改变神经物质分泌和发生作用的环境。 据说帕瓦罗蒂每次演出之前也紧张。作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其实他唱一晚上,大家就是听那个高音能不能唱上去,唱上去了演出也就成功了。帕瓦罗蒂本人也担心他唱不上去,所以,他也会慌张。而他多年演出培养的对付慌张的方法,就是上场之前必须要看到一颗钉子,看到钉子他就踏实了,他那一嗓子“多么辉煌”才能喊上去。你看,不管多大的名人都会慌,但每个人处理慌张的对策是不同的,不可以照搬。所以那些六招、八招之类的不见得对你都有用,你要想办法找到对你管用的一招或几招。比如,有的人靠不吃东西,用饥饿感来冲淡紧张感。据说还有的人靠憋尿的感觉来冲淡慌张感。总之,都是用另外的“情感注入”来改变意识形成的环境,明白这个基本逻辑,也许对你有所启发,有助于你自己找到对你有用的那几招。
4、方法二:理性注入
但要注意,这只是治标。治标是从情感上进行注入。那什么是治本?治本就要靠理性的力量,下面跟你分享通过理性注入来进行慌张管理的方法。 你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慌?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你自己对事情的结果有一个预期,也就是说事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标准。之所以“慌”,就是因为你担心自己的表现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你担心事情的发展会失控,自己的期望会落空。所以当你预计到今天的事,可能会慌张的时候,我建议你先想两件事:
如果问完这两个问题,你自然就会推演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胸有成竹到没有慌张的理由,比如当时我把学生叫出去聊,就是帮她理清,她的研究成果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慌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理性分析后你发现你准备不足,或者自己无法完全掌控。如果是后者,那就听天由命吧,赵本山说得好,“爱咋咋地”。人一旦“爱咋咋地”了,也就不慌了,说不定还会有更好的效果。 总之,在“理性注入”的基础上,再辅之以深呼吸之类的“情感注入”,说不定可以克服你的慌张感。甚至,哪怕你的基因里面就有着“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的倾向,用这样的方法,说不定可以不再让你那么慌张,这就是管理学的力量。
总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讲了两件事,第一就是我们要善于通过理性注入和情感注入的方法,通过控制情境来影响意识,让我们不再慌张,这就是慌张管理;但更重要的就是我们今天最开始讲的,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科学界也推出了很多新的发现,我们要善于把这些新的发现和管理学的智慧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传统的管理智慧在新的认知情况下有更好的应用。 这几讲是进行自我管理的基础,而自我管理则是一切有效管理的前提。 【课后思考】:想想你最近为什么事情慌过,你是如何处理的?有什么心得吗? |
“美”一瞬间丨2019年坚朗企业文化主题摄影大赛网络评选 |
【一周坚朗】绽放青春活力,共筑美好未来! |
【演讲与沟通】大人物演讲法
大人物演讲法
|万维钢|
最近谈演讲技巧的书非常流行,我自己也读过好几本。哪怕你不需要经常演讲,读一读这样的书也很有用,比如其中一些技巧可以用在写作、报告和一般的沟通交流上。归根结底,大部分演讲技巧关注的是同一个问题:怎么把一个想法有效传递出去。 但我今天要说的这套演讲法,跟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TED演讲技巧之类可能非常不一样。 一般的演讲,是以想法为核心,以为听众服务为目的。而我要说的这套演讲法,是以演讲者自己为核心,以征服听众,让听众支持我,甚至听我的号令去采取行动为目的! 这是一套大人物专用的演讲法。 今天说的这本书是Speak Like Churchill, Stand Like Lincoln: 21 Powerful Secrets of History's Greatest Speakers (像丘吉尔一样讲话,像林肯一样站立:历史上伟大演说家的21个强力秘密)。 此书作者James C. Humes,本身是历史学家,但是特别善于演讲,给包括五位美国总统在内的政客和企业家写过演讲稿。 这本书讲的是有权力的人应该怎么演讲 —— 不是科学家,不是销售员,不是老师,是有权力的人。 演讲,对普通人来说是汇报一项工作,推广一个想法,最多是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对政客和企业主管来说,这是稳固权力,甚至是赢得权力的机会。克林顿、里根演讲都很厉害,老布什就不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支持率曾经超过撒切尔夫人,他其实没啥真能耐,就是能说! 对企业来说,现在CEO的形象越来越重要。过去看CEO主要是看工作能力,而现在人们普遍期待CEO有人格魅力,形象必须非常正面非常自信非常有力量,最理想的就是像当初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那样,简直就是CEO代表企业形象。 那么这些人的演讲,恐怕就不能跟TED Talks里那些各行业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学,而必须跟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学。 这本书讲了21个强力演讲的技术,我们一篇短文不可能一一细说,我这里挑选其中几个最重要的说说。
1.沉默
上得台来应该先干什么呢?谦卑地点头致意,然后向主持人和听众表示感谢吗?那就没气场了。 你要做的是沉默。不说话,慢慢审视全场,跟每个听众的眼睛对视。沉默可以提高观众的注意力和对你的尊敬程度。 拿破仑是个矮个子,墨西哥第一任民选总统也个是矮个子,他们演讲的开场都是这种沉默 —— 强力的沉默。慢慢审视,也许还伴有走动,跟每个听众对视,就好像检阅士兵一样,整整一分钟。 全场听众就这么等着他说话。在这一分钟内,仿佛时间每过一秒,他们的身高都增加了一厘米。 终于要说话了,也不要说什么“今天我很荣幸……”之类的套话,很无聊。你需要的是一个爆炸效果,立即把听众抓住。 比如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某次七月四日庆祝美国独立日大会,一个黑人奴隶被请来演讲。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请我来,因为我们黑人没有任何理由庆祝这个节日!” 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非得感谢一下听众,可以在讲话的中间表示感谢,那样至少显得更真诚。
2.有力
此书作者给艾森豪威尔写过演讲稿,他注意到艾森豪威尔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QED”是什么?这里QED是拉丁文quod erat delnonstrandmn的缩写,意思是底线信息 —— 也就是说,听众听完你的演讲如果只记住一句话,他应该记住什么? 就围绕这一点说。最可怕的结果就是你说完一大堆话,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更关键的是,这个QED应该是一个行动。也就是说,你演讲的效果应该是让听众听了以后,去采取一个什么行动。比如你跟一群投资人共进早餐,其中大家让你讲几句,你想让他们记住什么?当然是掏钱投资。
3.简洁
通常情况下,讲话能短则短。丘吉尔曾经有过一分钟的演讲。别人给你十五分钟,如果你只用了五分钟或者三分钟,听众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听一个太长的演讲,就如同看一本没有标点符号的书一样乏味。讲个小故事调动情绪,把QED传达出去,达到动员听众的目的,这就行了! 我们经常听说,中国队大赛之前,足协领导要给队员讲话,有时候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只有对自己的地位特别不自信的领导才会这样。 简洁,还要求你不要过分使用PPT之类的辅助工具。弄好多张布满图表的PPT,一边讲一边播放,把自己的讲话变成图片说明,这不是领导,这是技术员。 领导人,必须让听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能放在PPT上。如果一定要用PPT,那就尽可能简单,最好只用几页,每页上只有一句话或者一个图。
4.引用
引用一句别人的话,和引用一两个具体的数字,都能起到提升演讲力量的作用。但是注意,第一,引用千万不要随意和泛滥;第二,最好搞得正式一点,甚至有点仪式感。 作者的建议是把你要引用的这句话,或者这个数字,写在卡片上。把卡片放在口袋里,同时口袋里再放一副眼镜。讲话讲到这里的时候,从容不迫地拿出眼镜戴上,再拿出卡片来,直接照着念。 让人觉得这里说的内容非常非常重要。这么引用,才有力量。
5.自然
当领导要牢记一点:永远不要低着头说话。说话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听众!那么如果非得照着稿子念,怎么办呢?作者提出了一个办法,据说是丘吉尔、罗斯福和里根都用过的。这个办法的动作要领可以用三个S总结:See, Stop, Say 。具体来说,
然后再看再说。有人可能会问,我这样讲话的中间会有停顿,听众会不会不喜欢?恰恰相反。真正的对话中间本来就是有停顿的,你的停顿会让演讲更自然,而且可以吸引注意力。 如果你看一遍自己用这个方法演讲的录像,你会发现这个技术能让你看上去自信了很多。
6.大胆
不要讲那些陈词滥调,不要按部就班,尽可能做到与众不同。丘吉尔说,如果在地上爬能让听众更好地接受他的看法,他就可以在地上爬! 一个办法是故意选择一个不常用的词。比如珍珠港事件之后,罗斯福本来可以说这是一个“disgrace(耻辱)”,但他没有用这个词,他用的词是 infernal(地狱般的)!这个词第二天马上上了报纸标题。
|我的评论我看这些演讲技巧,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气魄问题。你敢不敢让全体听众等你一分钟,默默地看着你装……,你敢不敢每句话都盯着别人眼睛说,你敢不敢大胆使用一些戏剧性的做法? 你的气魄是否足以hold住全场?……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 敢于 ”领导别人? |
【管理学】冲动基因|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冒险
冲动基因|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冒险
| 宁向东|
你好,欢迎回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前面我们讲了认知不协调,算是把人从传统管理学中单纯简单的状态拉进了一个包含心理过程的状态。周二我们又讨论了阈下意识,就是想帮你把人的心理过程再进一步打开,告诉你人的意识系统其实很复杂。那今天我们就索性顺着这个逻辑再往深走一步,从基因层面上来探讨一下。
1、你的冲动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也许你不知道,任何人在做一件他认为值得的事时,头脑中都在分泌多巴胺及其他一些神经物质。多巴胺是什么?就是一种能让你产生“爽”的感觉的神经物质。所以庸俗地说,人就是为了“爽”而活着,当你感到爽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得刚好合适,人就会感到充满活力,健康快乐,很有干劲。比如我们看足球时的哈哈大笑,吃美味大餐时的兴高采烈,其实都是多巴胺的功劳。 不过上帝也怕我们爽翻了,所以每个人出生以后,脑子里都会分泌一种平衡性的化学物质,防止你多巴胺分泌过多。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个平衡机制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平衡点是不同的,而这个平衡点的高低取决于基因的差异。影响这个平衡点水平的基因就叫“D4基因”,大约会有20%的人在这个基因上出现突变。“D4基因”的突变就会改变人分泌神经物质的机制,也会改变人对于新鲜感的判断,更直接地说,他们的冲动水平会不同,所以“D4基因”也被称为“新鲜感基因”。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D4基因”呢?因为我想告诉你,发生过突变的人和没有发生过突变的人,他们追求新鲜感的冲动会不一样,由此人也可以被分为两类。那怎么区分这两类人呢? 我们回到一个经典实验,假定你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桌上放着500块钱,然后给你两个选项:
你会选哪个选项?
过去,在经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支配人类认知研究的时候,学者们只能靠做实验来观测人的行为,经过大量实验后发现有八成的人会选择放弃扔硬币,安全地当个“二百五十块”,因为不用冒风险嘛,但还有两成人会选择扔硬币搏一下。 经典心理学是个概率科学,只要在概率上多数人的选择呈现出某种规律,心理学上就接受这个规律。但是基因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进展改变了经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者有机会用更现代的方法研究那些喜欢搏一下的人,结果就发现,喜欢搏一下很可能跟他的基因有关,当然,也还会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于是学者们就明确地提出:选择当“250块”的人和“非250块”的人其实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选择250块的是常人,常人不容易产生冲动,常人想事情的方式就是用稳稳当当的250块钱收入作为基准,然后再思考用50%的风险去换另外250块钱值不值。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值,但是有冲动基因的人就不这么看,他内心有着抑制不住的冲动,去追求潜在的500块钱,更何况50%在他看来已经是很大的机会。讲到这儿,你也许就能理解我讲基因的意义了。 最简单地说,如果你想办企业,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做法会不一样。
2、芭比娃娃的冒险
我们探讨过,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你如果不是那样的人,关键的那几步你就顶不上去,那么能顶上去的企业家是什么样呢?今天的案例——芭比娃娃,它的老板就是个抑制不住冲动能冲上去的人。芭比娃娃的历史上,几次大成功都是大冒险,而且都赌上了身家性命。 你知道芭比娃娃的前身是什么吗?它的前身是成人玩偶,是芭比的老板在欧洲旅行时,很偶然地看到了一个叫做“丽丽娃娃”的成人玩偶。它当时是一个德国流行漫画中的人物,丰满性感,根本不是给孩子准备的。但是,芭比娃娃的老板看到这个却觉得很好,因为他认为,孩子们过家家一般都喜欢扮演爸爸妈妈,芭比娃娃的身材就是成人的身材,所以孩子们应该会很喜欢。但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会不会给孩子购买呢?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还是相当保守的,你想想60年代梦露的裙子飘了一下,都有无数男人崩溃,跟现在相比,那是一个多么“单纯”的年代啊。所以在那个年代,家长会给孩子买一个芭比娃娃吗?这真是个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芭比娃娃的生产厂商已经是一家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了,如果按照“丽丽娃娃”的形象推出一款产品的话,它面临着可能会被指责“不正经”的风险,甚至有可能连公司原来的业务都会受到拖累。当时是选择直接就上芭比娃娃,还是保持原有的业务不动,另起炉灶新开一个企业?公司的很多管理者担心失败,都赞成新开一个,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失败,公司基本上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但是芭比娃娃的老板在这种时候还是顶住了,一咬牙就直接上了,后来虽然有点波折,但基本上是成功了,公司也由此上了一个大台阶。
公司的第二次冒险发生在1955年。因为芭比娃娃获得了成功,美国广播公司就来找芭比娃娃赞助一款节目,也就是做电视广告。那时电视刚刚进入家庭,整个社会还没有利用电视打广告的意识,所以,电视广告这个提议,提出来时还吓了芭比娃娃老板一跳。这里面有两个大问题:第一,赞助电视节目的花费太高,一年的费用就相当于公司的净资产。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决策失误,芭比娃娃就有可能倾家荡产;第二,电视上打广告,就是在每个星期播节目的时候打广告。但是,玩具这种消费品只有在圣诞节之前的六周才会大量销售,那么,广告效果能不能持续那么久呢?可以说这又是一场大赌。这里面存在四个说不清:
芭比娃娃的老板就是在这一大堆说不清的基础上,一咬牙做了广告。更加令我们震惊的是,你知道芭比娃娃的老板决定做广告的思考时间是多长吗?你肯定想不到,从接到电话邀请到表示同意,只有45分钟。你能说这是常人吗?
3、把对人性的洞察溶入管理决策
那什么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常人呢?最近科学上的研究已经从基因、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层面上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但是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答案。我敢笃定的是,再过几十年,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这些以人为核心的学科,课程内容都会发生大的变化。现在的情况就已经是一个懂神经科学的经济学、管理学博士,还没毕业,可能就有几十个大学等着招聘他。这个领域里不是毕业生找工作,而是大学抢毕业生,这足以说明未来的管理学,一定是建立在能够更加洞察人性的基础上。 有了这样的视野,你就会知道,人的很多性格特质是和基因有关的。在做管理决策的时候,甚至在做生活重大决策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怎么样让本能发挥作用,或者抑制本能的作用。如果你是一个基因“冲动型”的人,要防止自己“找乐”;如果你是一个常人,你就要想:通过什么方式,在关键时刻我能够顶上去。 【课后思考】请你反思一下自己,也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看看谁像“D4基因”发生过突变的人,并列出几条证据。 |
【坚朗人】他“中意”的公式:沟通+坚持+改变=提高 |
【经营管理】阈下意识|识别商场上的圈套
阈下意识|识别商场上的圈套
| 宁向东|
你好,欢迎回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先问一个问题,你喜欢看广告吗?反正我是不喜欢,所以每次看视频的时候,我第一眼都会先看右上角的广告有多长时间,如果是一分钟,我就给自己留一分钟闭目养神的时间。那我们都能预见,这样的广告效果一定不好,其实广告商也知道这样效果不好,所以他们现在开始采用插播的方式,比如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每到关键的时刻陈道明就出来卖牛奶,但即便这样也于事无补,因为这只强化了我对陈道明和对这个品牌的印象,却不会立即形成购买,因为我的主要目的是看电视剧。
1、研究:76秒的冲动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看到好东西后形成的购买冲动,只会持续76秒,如果在76秒钟内不能完成有效的购买,冲动就会消失。很多广告商看到这个研究都会很失望,但也有人从中看到了机会,想要抓住这76秒,比如台湾有一家公司就创造出了“随看即买”的技术,就想利用这76秒的冲动时间把你口袋的钱掏出来。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他们要制作的是可以随看即买的内容,因为情节激动的电视剧,你是不肯停下来去买广告上的东西的。比如你可能会认为祁厅长端着枪对着侯亮平的时候,插播广告效果会最好,因为这时候观看的人最多,但这个时候别说卖牛奶,就算是卖祁厅长身上那件潇洒的衣服,谁会停下来去下单?所以要想通过视频来卖东西,一定要挑最适合的节目,并不是越火爆的电视剧广告效果就越好,因为越火爆的电视剧观众越停不下来,一个又一个的76秒都被浪费了。所以这家台湾公司就专门制作了一档叫“夜宵”的节目,时间不长,每集15分钟来教人怎么做饭,请很有名的大厨来当主持人,再邀请漂亮的嘉宾来聊天,这个漂亮的嘉宾一定会穿一件漂亮的衣服,请注意,这个衣服,才是整个节目的关键。 随着这个节目的进行,每当这个漂亮的衣服、漂亮的嘉宾出现的时候,屏幕的右边就出现一个边条,那件好看的衣服就会出现在边条上,变成了一个“可购买同款”的小图标,这时候你只要点击图标,节目就会立刻暂停进入到购买页面,因为此时的节目也没那么紧凑,就是安排的能够让你停下来的内容,让你可以即时下单,一切动作都保证在你冲动的76秒里可以完成,这就是随看即买。
这个局水平很高,它没有做成一个购物节目,因为大家都讨厌看购物节目,反正我每次看到都会立即换台,所以这个节目的安排很巧妙,它教你做菜,你就很容易看进去,时间又不长,又没有情节悬念,就可以停下来买东西,也不需要离开节目,因为你下单之后回去还能接着看,寓买于乐,掏腰包掏得非常隐蔽。
2、概念:阈下意识
上面这个例子是讲商人如何利用冲动给你下套,下面来讲商家还会利用你的“阈下意识”。什么是阈下意识?这原来是心理学的概念,后来被应用到市场营销中去,那阈下意识是什么意思呢? 以我们的视觉为例。人类的眼睛就是一个光的接收器。出现了光,视神经受到刺激,感受到了光的亮度,就是接收到了信号。然后大脑意识到了光亮,意识到了色彩,这就是你看见东西的过程。我们看电影就是一个不断接收信号,不断把画面联系起来,然后用我们的意识去理解画面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出现了两个商家可以利用的地方,一个是商家可以利用亮度做文章,第二就是利用画面之间的空隙做文章。这就又回到了阈下意识的概念,亮度怎么做文章呢?如果我们把电影放映机的亮度逐渐调暗,当亮度低于某一个水平的时候,你就会什么都看不到了,这个临界点我们就把它称为“阈”,也就是我们视觉神经能够感受到外界刺激的一个阈值。不了解神经科学的人可能不知道,比这个阈值稍微低一点的亮度,我们肉眼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的阈下意识是可以感受到的,于是商人们就利用这一点来做手脚。第二个可以做手脚的地方就是画面跟画面之间的空隙。商人通过闪烁的信号来做文章,比如很快地打出一个图像信号,快到你以为你没看到,但你的阈下意识已经感受到了。
3、案例:隐形广告
综合这两个手段会有什么结果?举个例子,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有一本书叫《隐藏的说客》,这本书里就提到了一个故事,讲的就是把这两个手段揉在一起来影响别人购买的方法。据说有人在一家电影院做了六周的实验,有45000人在这段时间里来这个电影院看过电影,因为采用了这样的一个方法,这个电影院的爆米花的销售量增加了58%,可乐的销售量增加了18%。 他的方式就是播一段闪烁的阈下意识的广告,每隔五秒钟就播放一个长度为三毫秒的广告词,广告词特别简单,就是“吃爆米花、喝口可乐”这样几个字,因为这个广告在电影里穿插着播放,你肉眼看不到,但你的阈下意识已经感受到了,据说就因为这两行字导致了爆米花和可乐销量的增长。 这个故事,后来有人证明,是假的,但是,关于类似问题的研究却进行了下去。 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专门提出一个概念,叫做“阈下诱惑”。作者提到了一些厂商利用人的阈下意识多卖产品的方法,比如,乐之饼干的表面隐藏着一个SEX的字样,人虽然不能用肉眼看到这个字样,但是阈下意识是可以感受到的。作者说,至少这样可以让乐之饼干更招人喜欢,而且男女通吃。 60年代的时候,美国国会还专门研究过要不要立法禁止这种促销方法,因为它会侵入我们的意识深层,但是那个时候科学水平低,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据支撑,国会也就作罢了。等到了199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专门通过了一条法律,就是禁止播放这种闪烁式的广告,比如发“吃爆米花”诸如此类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这种闪烁式的广告后来居然还出现在美国大选中。2000年,美国的总统大选是戈尔对布什。戈尔提出了一个医疗改革方案,而布什的竞选广告就是要去评论这个方案,但凡涉及到这个医疗改革方案的时候,电视广告就会闪烁出一个词“胡说八道”。我们正常来看是看不到的,但只要用慢镜头的方式播放,这个词就可以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这个广告在美国的33个州播放了4400次,后来被戈尔的团队公之于众,最后停播。不过,美国人至今都在讨论,这是不是已经侵入了选民的阈下意识,影响了选举的结果呢? 针对阈下意识的广告被称为“隐形广告”,在上面的一系列事件之后,美国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证据证明它确实会影响人的意识系统,促成了一种情绪的生成,虽然还不至于直接产生购买行为,但是这种情绪一旦遇到了更明显的刺激,比如闻到了爆米花的味道,人的消费动机就会立刻产生,人的消费行为也很可能会发生。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也许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说我们经常会被人下套。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圈套之中,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套更直接更容易。你要理解这些商场上圈套的本质,要了解人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这也是为什么我花很多时间去讲认知不协调、讲阈下意识,看上去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像是在讲心理学,但今天我要请你记住我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未来的心理学、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会大大地渗入到管理学中去。所以我要多介绍一些这样的观念、方法、工具。因为20年之后的管理学,它的形貌有可能就是由这些内容支撑起来的。我给你的这些新概念,可以帮你提前了解20年之后的管理学,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课后思考】:请你想想如何才能让自己减少购买一些无用的商品。 |
【自我发展心理学】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 陈海贤 |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你好,我是陈海贤。 我们的课程,从如何改变行为,转变思维,讲到如何改善关系,走过转折期,讲到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课题。 就像一个婴儿,慢慢长大、成熟、老去,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尾声了。 如果你听到了这里,这意味着,我们已经以课程的形式,相互陪伴50天了。 最后这一节课,该说些什么呢? 既然人生最后的阶段,回顾整合是一件重要的事,那我们也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课程好了。
两点特别说明
首先,我们的课程有一个特别的安排,就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课,会以某种形式否定前面的内容,让课程的内容进一步深化。 比如,在行为改变的最后一节,我说:不改变也是一种改变,接纳自我是很难的改变; 在思维改变的最后一节,我说:我们在前面所讲的,都是局部的知识,只有承认它是局部知识,才不会把它变成另一种“应该思维”,才会去探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 在关系改变的最后一节,我说: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独立,课题分离,但独立是为了更好地联结。 那按照惯例,如果对第四章的转折期和第五章的人生发展阶段,做一个总体的否定的话,我会说: 其实所谓的改变进程或者人生发展阶段,都只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也可能,它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某种偏见。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路要走。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并没有完成建立亲密关系的课题,可是我有了另一种本领,容纳孤独的能力。”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也让我思考,人生发展阶段的本质是什么。 我觉得,其实是对矛盾的适应。 人总是处于矛盾当中,自我和他人、亲密和孤独、理想和现实、生和死,每一个阶段,我们的矛盾都会不一样。 如果你走的是大家都走的路,在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些矛盾会给你很大的压力。就像地壳的两块在不停挤压,最后一座高山出来了。 如果你适应了这个阶段的矛盾,就会收获这个阶段的品质,你的思维也能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如果你走的路不是大家都走的路,或者你面对的课题,不是以常规顺序呈现的,那会怎么样呢? 你也一定会在你的路上,遇到你的矛盾,经历你的艰难,并通过这些艰难,学习到别人没有学到的东西。只不过,独特的路,是很难被作为普遍的规律归纳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要在每章的最后一节,否定前面的内容呢? 这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为了对应真实的自我发展规律。自我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这种否定,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否定不是说了“是”,然后又说“否”,说了“对”,然后又说“错”的那样的否定,而是“除了这个,还有更多”那样的否定。 它不仅是否定,也是继承。我们就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第二,在课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我刻意没讲具体的方法。 我没有讲怎么确立身份认同、怎么发展亲密关系、怎么发展繁衍的能力,我只是讲这些阶段面临的矛盾和一种可能的出路。 如果你问我,那我该怎么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呢? 我就会请你从第一节开始,去回顾课程前面的内容。想想怎么走出心理舒适区、怎么改变自己的思维、怎么发展不同的关系、怎么度过转折期。 因为,虽然人生的发展阶段有它特定的任务,但是对每天面对具体生活的人来说,改变就在每个行为、每种想法、每段关系里。 课程后面问题的答案,却是在前面提供的。这样,我们的课程又回去了。这也对应了自我发展的另一条规律。 心理学家范伦特说: “从40岁到衰老的步骤,和前面的发展阶段是反向的。40岁时面对情感危机,像青少年一样;60岁时挣扎着抗拒时光变化,像10岁一样;80岁时全神贯注于一个难以控制的、不稳定的身体,就像我们刚刚学步一样。” 他还没说,我们消失之后的一片空白和出生之前的一片空白也很像。自我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条回去的路。而我们的课程,同样是一条回去的路。
你走的路,比地图重要
其实,学习这门课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很相似的。如果说,这门课程是一幅关于改变的地图,它可能只是一幅局部的地图,有些地方还标识的不那么清楚。 也许你会问:既然这只是局部的地图,那为什么我要拿着这幅地图呢? 答案是:为了上路。 有了地图,你就可以上路了。你可以去尝试改变,比照着改变的经验,了解更多关于自我发展的知识。 也许你会发现,你的经验有些跟我讲的很像,有些不那么像。没有关系,你走的路,比地图重要。
在第二章讲局部知识的那一节里,我说了一句话: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它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地方,却并不容易。你要先接受他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这门课的主编说,老师,这句话没讲清楚,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一些?我说太好了,就让它这样不清楚地留着。 我相信,如果这句话让你觉得不清楚,反而会引发你的思考。 想不明白,你会回来问我,我可以解释给你听。如果我解释得不清楚,你会进一步地思考。这一来一回的过程,远比一句清晰的话更重要。 过程是最重要的,任何模糊的但是能够引发探索过程的知识,都比清晰但完结了的知识有价值。 知识的价值,不是给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知识需要让自己成为过程中的一环。如果知识不能引发探索的过程了,那一定不是因为它太完美了,而是因为它已经陈旧到没人理了。 这就像我们的人生,从生到死,我们的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可是,这个展开的过程,却不太一样。而这个过程,才是它的本质。 就像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信里说的:
“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
让一切发生,这就是过程的意义。我们会老去、死亡,作为结果,我们会消失不见,可是过程却不会消失。 当然,我们还要有我们的目标。我们还要为目标的成功或者失败欢欣雀跃或者伤心流泪。 可是你要知道,目标的意义,就是为了引发这个过程,就像地图的意义,是为了上路一样。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法展开过程。 可是,如果太注重目标,太注重结果的成败,那我们也会失去这个过程。 学习这门课,对你来说,是一个过程。讲这门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有机会整理我所知道的东西,也有机会回顾我自己的人生。 在讲人生发展阶段的时候,我在想,我年轻的时候是怎么设想未来的呢?
在年轻的时候,我想的是中年太可怕了,我再也没有精力熬夜了,我的八块腹肌会变成一团肥肉,再也不会有姑娘喜欢我了。有了家庭和孩子,我再也没办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现在想想,这些可怕的事情,都发生了。可是很多没想到的事情也发生了。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变得更加成熟坦然了。因为在职业上的认同和精进,我获得了一些年轻时不会有的尊敬,在经济上,也有了更大的自由。 当然还有家庭和孩子,我是被她们束缚了,可是谁会想到,她们束缚我的方式是快乐呢?看到孩子的笑,我哪里也不想去了。 我们设想的人生,和我们真正的体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过程很重要。 体验是在过程里发生的。
我经历过青春期的迷茫,知道建立亲密关系的疑虑和孤独的滋味,了解职业变动的彷徨和建立职业认同以后的安稳和喜悦。可是无论我怎么设想,我都不会真正知道接下来的人生会怎么样。 想想衰老或者死亡,我还是很怕的。 可是我也想,就像我在青春期设想中年那样,也许想象衰老,我也只能想象显而易见的失去,而很难想象获得。 想想10年以后、20年以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我希望自己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希望你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那时候我老了,又经历了很多事,而你呢,对人生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果可能,我们还可以再来讲讲关于自我发展的事。 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程也是在关系里发生的。对于我们这段以“自我发展”的知识为媒介,所建构的你和我之间的关系,我很珍惜它。
说到这里,我们的课程就要按下暂停键了。它不是结束,就像自我发展是一条通过结束和开始不断延伸的路一样。 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了,未来的下节课,我们再见。 |
你好,这里是坚朗海贝斯 |
【一周坚朗】坚朗邀请您参观第二十一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Modified on by 赖坍 |